【記者羅智華雲林報導】少子化浪潮讓許多中小學招生時都苦哈哈,但也有學校不畏趨勢衝擊,不僅招生開紅盤,學生人數還逐年成長,像是位於雲林縣的蔦松國中就在四年前轉型成立中學藝術實驗班,不只是全國第一間公辦民營的藝術中學,良好辦學成效更吸引多位來自歐、日、韓等國外籍生跨海就讀。校長張凱瑞表示,藝術實驗班以復興傳統藝術為辦學方向,希望透過特色教學為社會培養藝術人才。
蔦松國中因地處偏鄉加上少子化衝擊,四年前學生人數不到四十人,後來由雲林縣傳統教育基金會與縣府攜手,開辦中學藝術實驗班,不僅搖身為公辦民營藝術中學,四年來學生人數更逐年增加至四百三十人,成長逾十倍以上。
「我們希望透過傳統藝術的復興,保存與傳承藝術文化、為藝術教育扎根。」張凱瑞表示,目前蔦松全校共有二十一班,其中包含三班普通班與十八班藝術班,藝術課程以教授中國古典舞蹈、古典時期音樂、西洋古典寫實派美術為三大主軸,透過國中教育與高中教育的無縫銜接,循序漸進培養藝術人才。
而良好教學成效也讓中學藝術實驗班日益受到學生與家長肯定,不僅學生總數以倍數成長,更吸引許多外縣市學生跨區就讀,就連歐、日、韓、澳、紐等國際學生也慕名而來,外籍生人數已增加至二十人,讓校園儼然形同一個小型聯合國。
張凱瑞表示,為幫助外籍學生可以融入台灣學習環境,校方也特別開設華語課程,為外籍生強化華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縮短語言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