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 仙女採芝圖

文/朱嘉雯 |2017.07.25
1227觀看次
字級

文/朱嘉雯

其後,葛洪著《抱樸子》,又為此故事增添了情節:玉姜活了兩百歲,被獵人從山裡捉回,給予穀物,起初嘔吐難嚥,後來逐漸習慣,卻在兩年之內,迅速轉老病死。

神仙志怪的文學題材,盛行於魏晉時期,玉姜毛女的故事特別生動,後世每引以為詩歌、繪畫與音樂的藝術母體。

唐朝詩人常建《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宮人》云:「溪口水石淺,泠泠明藥叢。入溪雙峰峻,松栝疏幽風。垂嶺枝(竹)裊裊,翳泉花蒙蒙。夤緣齋人目,路盡心彌通。盤石橫陽崖,前流(臨)殊未窮。回潭清雲影,彌漫長天空。水邊一神女,千歲為玉童。羽毛經漢代,殊翠逃秦宮。目覿神已寓,鶴飛言未終。祈君青雲祕,願謁黃仙翁。嘗以耕玉田,龍鳴西頂中。」詩人想像採芝的仙女在竹林間,落花片片的山泉邊,出塵脫俗的飄逸倩影。

這幅影像至宋代,為宋神宗時期的翰林院待詔畫家勾龍爽所描繪。而詩人仇遠更據以寫下:「曾是阿房學舞人,玉簫舊譜尚隨身。喜歸商嶺尋仙藥,忍見秦宮化劫塵。松蜜春腴差可飽,槲衣秋碎不須紉。憑誰喚起勾龍爽,更寫湘妃與洛神。金梯與天接,幾日來相逢。」採芝仙女此時已媲美湘妃、洛神,使人不勝嚮往!

曹雪芹著《紅樓夢》,便是以瀟湘妃子(湘妃)的仙女形象賦予了林黛玉。小說第二十三回描寫林黛玉葬花的圖景,源於歷代〈採芝圖〉,畫面上仙女採藥歸來,手持靈芝,肩扛花鋤,花鋤上掛著花籃,緩步走來,身旁有一仙鶴跟隨,抬頭看著靈芝。這副寓意吉祥的畫面,隨著《紅樓夢》的作者進入到女主人公的生命情境裡,便又更深一層地表現出文人面對世事無常,青春美好事物不能久留的憂傷與嘆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