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命好不如習慣好,好命不如好習慣」,董氏基金會表示,研究指出,要讓孩子接受不喜歡的食物,至少需嘗試八至十五次以上。讓十一歲學童每天至少吃一口原本不喜歡的蔬菜,持續十五天後,可以提高對該蔬菜的接受度;父母每天為孩子準備全穀類、蔬菜,持續十四天,孩子對蔬菜與全穀類的接受度也會明顯提升。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孩子常容易受同儕影響,看見其他孩子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時,會不自覺模仿跟著吃吃看。
董氏基金會針對合作縣市與學校,舉辦「雀巢健康兒童大使選拔:十四天好習慣挑戰」活動,第一階段鼓勵參賽學童天天做到喝白開水、全穀青菜吃光光、運動三十分鐘以上等良好飲食運動習慣,再請教師家長在紀錄表上認證簽章,並拍攝個人心得短片上傳活動網站。有百位挑戰者響應參與,初選後共計二十四位孩童進入決賽。
宜蘭縣龍潭國小得知孩童入圍後,為了協助練習勁足功,護理師特別規畫勁足功練習區,另外的老師進一步製作動作分解圖,過程中吸引其他小朋友與老師們好奇詢問、一起加入,成功營造全校「快樂動」的好氛圍。台南市大灣國小孩童,從未主動要求參加任何活動或比賽,也宣布參賽,有的小朋友即使雙腳不舒服,仍然堅持每天都要運動三十分鐘。
新竹縣山崎國小孩童,即使過了十四天活動期,依舊每天向護理師報到,分享自己持續喝足白開水、天天吃早餐與全榖青菜的好習慣;甚至有孩童為了「有始有終」完賽,特地從沖繩家族旅行提早飛回來,足以顯示父母與孩童對養成健康好習慣,深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