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邱立本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我的朋友小周去台灣採訪前瞻基建計畫的立法院攻防戰,回來香港後,約我在蘭桂坊見面。小周一口氣喝下了半杯啤酒然後長嘆一聲說:台灣的「政治正確」真的難以置信。
我問小周是否立法院又在打架。這位資深媒體人說,立法院的吵鬧是老問題,但這次在台灣採訪,最令他驚訝是台灣一些主流媒體,都在唱衰香港回歸,強調香港二十年來是如何不堪,好像香港成為了人間地獄。
人間地獄?我說台灣這些媒體怎樣說香港?
小周說,台灣一些媒體突顯香港沒有民主自由,沒有言論自由,七百多萬人居住在狹窄空間,被大陸人控制,未來沒有出路,年輕人都要移民台灣……。
我說,這和香港一些反對派的說詞差不多。
小周說,台灣這些媒體都很誇張,基本上都是扭曲了香港的真貌。因為香港在很多指標上,其實都領先台灣,如美國的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連續十幾年年,都指出香港是全球最自由、最有競爭力的城市,也是對企業最友善的城市。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回歸後的香港,一國兩制成功,無論是經濟還是法治,都比回歸前有長足的進步。
我說,當然香港的人均GDP,也比台灣高很多,香港是四萬多美元,而台灣兩萬多美元,比香港少了一半。
小周說,但台灣媒體強調香港沒有言論自由,他們舉出銅鑼灣書店事件為例子。但他們不知道,這只是一個特例,關鍵是北京要追查大陸訂書的人。香港的報攤,到處都在賣大陸政壇祕史的八卦書籍,也有各種光怪陸離的政論雜誌,專門爆中南海內幕,但從來沒有人、也沒有任何法例去禁止。
我說,其實最明顯的例子,香港主流的報紙,每天都是以毒罵北京的領導人為賣點。但在回歸之前,他們絕對不敢罵英國女皇和首相。
小周說,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香港電台。這個香港納稅人出錢,政府公營的電台,在回歸之前,是港英的喉舌,但在回歸之後,卻變成批評特區政府和北京政府最激烈的媒體之一。
我說,香港電台是一個奇葩。但最可以證明香港的言論自由是回歸二十週年那天,法輪功數以千計的徒眾,在香港公開遊行,警察為他們開道,他們的標語,都是要打倒中共。很多香港人都說,如果說這樣都不是言論自由,哪裡才有言論自由。
小周說,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發展,就是台灣學界的精英,愈來愈多人出走,投奔香港,來香港的大學教書,享受比台灣高起碼四倍的薪水。這也因為台灣最近削減年金,讓很多老師的權益受損,是他們萌生「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念頭。
我說,香港各大學的年度預算,都比台灣高好幾倍。因而香港的大學排名,近年都勝過台灣。就以台灣最好的工科學系是台大,但現在排名都比不上香港的城市大學的工程學院。
小周說,其實和台灣一些跑香港問題記者聊,他們都曉得真相,但問題是「政治正確」的需要。
我說,「政治正確」代表什麼?
小周說,台灣的輿論氛圍,其實就是要唱衰香港,以彰顯一國兩制失敗,也顯示台灣民主政治的成功,但卻隱瞞了台灣的民主淪為民粹,經濟陷入嚴重滯後局面,大幅落後香港與大陸的發展。這只是鴕鳥的心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最後人民都會發現:政府與媒體的「政治正確」,會成為人民的「政治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