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單位辦水果評鑑總愛比「甜度」,讓農民設法種出超甜水果,水果愈來愈甜,失去原有風味,也影響健康;水果店業者說不甜賣不出去,主婦指不甜的小孩不愛吃,全民如同踩到「甜蜜陷阱」,台中市長林佳龍認為「要改」!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公家單位辦水果評鑑總愛比「甜度」,讓農民設法種出超甜水果,水果愈來愈甜,失去原有風味,也影響健康;水果店業者說不甜賣不出去,主婦指不甜的小孩不愛吃,全民如同踩到「甜蜜陷阱」,台中市長林佳龍認為「要改」!
台中市議員蕭隆澤、陳淑華昨於議會總質詢上實測在水果攤買的葡萄,甜度十九點五度;測量蘋果、木瓜、火龍果、芒果、香吉士的甜度在十二到十四度之間,只有李子不到九點五度。
蕭隆澤指出,許多消費者買水果時會問老闆:「有甜嗎?」老闆也都會回答:「包甜!」很多人吃水果減肥,如果水果過甜,減肥能成功嗎?
台中市衛生局長呂宗學表示,果糖轉換為葡萄糖的比例有限,過剩都會變成脂肪,想減重反愈減愈肥。可透過將水果甜度換算成方糖數,讓民眾有所警覺;糖尿病患攝取水果的量要減半。依呂宗學的標準,十度以上的水果最好不要多吃,淺嘗即止,議員在市場買的水果只有李子合格。
蕭隆澤說,產銷班農民告訴他,大家為了比賽拿好名次,肥料、農藥下得愈來愈重。他要求農業局改變評鑑項目,過甜的水果不該列為良品,否則變相鼓勵水果愈種愈甜,傷害消費者健康。
台中市農業局長王俊雄說,今年水果評鑑會改為甜酸比例適當,比風味、口感,還給水果應有的原味。
台中市長林佳龍也說,現在吃芒果不像芒果,鳳梨不像鳳梨,市府要宣導請民眾挑甜度適當的水果,評鑑也要鼓勵適合甜度,並會透過台中市立委在立法院作成決議,要求農委會檢視水果甜度,全國推動才有效果。
讓水果甜度適中,有辦法嗎?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陳駿季說,可經由育種和栽培技術達到,未來還可透過已建立的資訊系統,把水果甜度高低放在生產履歷中,由消費者購買時自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