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日本茶聖千利休

文/余遠炫 |2017.06.12
4511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日本在唐朝時,就從遣唐使中,接觸到中國的茶文化,但真正形成日本的茶道,卻是直到十五世紀時才開始發展。

建立這個體系的是足利義政的茶人村田珠光,他修正了當時日本貴族與武士崇尚「唐物」、「宋物」的豪奢,提出「謹敬清寂」的「侘茶」境界,融進宗教修行與幽靜美學,經過武野紹鷗的傳承,到千利休時發揚光大,奠定了屬於和風的日本茶道,千利休更被尊為「茶聖」。

千利休原名千宗易,兒時被稱為田中與四郎,後來從祖父的「千」姓,稱為千宗易。他原本是日本「堺」這個地方的商人。「堺」是當時日本相當特別的城市,這裡是日本戰國時期可以自由貿易的地方,也是全國集商業與文化活動的中心。千宗易深研「侘茶」的內涵,改良提出了「和敬清寂」的精神,並以日本製的陶瓷茶具取代中國陶瓷。

千利休的茶會,一定在茶室中進行,茶室不過是個斗室,入口低矮還須躬身進入,主人則是跪坐恭敬迎接。雖是斗室,卻掛著精緻的擺設,包括鮮花與圖畫,這些擺設要與四季相符合,且要符合客人身分。茶葉當時以宇治茶為主,茶水也是取自京都名泉。茶葉磨粉沖泡,放置在黑色陶碗中。綠色茶湯加上黑色的碗,頗有清靜幽思的禪意。

千宗易曾經是戰國梟雄織田信長的茶頭之一,織田信長去世後,千宗易自然成了豐臣秀吉的茶頭。

西元一五八五年,豐臣秀吉帶著千宗易晉見天皇,並在皇宮開設茶會,獻茶給天皇。負責砌茶的千宗易,展現高超優雅的茶技,獲得天皇賞識。日本天皇賜「豐臣」的姓給豐臣秀吉(在此之前的豐臣秀吉名為滕原秀吉),天皇又賜「利休」的名字給千宗易,從此以後千宗易就稱為千利休。

千利休與豐臣秀吉在後來許多問題上,都出現意見不合的情形。兩人的蜜月期結束後,這位一代茶聖,最後卻被豐臣秀吉賜死,千利休之死眾說紛紜原因不明,但反正就是伴君如伴虎。

而他所代表的日本茶道,卻經由後人傳下成為「裡千家」、「表千家」與「武者小路千家」等派別,至今成為日本引以為傲的茶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