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國學勵志故事(101) 真正的孝

文/錢文忠 |2017.06.06
1267觀看次
字級

文/錢文忠

一個人是否孝順,在父母生病的時候最能看出來,尤其是當父母病重,長時間臥床不起的時候,更是考驗著子女的孝心。

尊長有病時,小輩要先嘗湯藥、要衣不解帶,這是中國傳統提倡的孝心,翻開史書,以「漢文帝親嘗湯藥」的故事最為感人。

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他是有名的孝子,對母親非常孝順,也從不怠慢。

當他還沒有成為皇帝前,有次母親生病了,而且一病就是三年。劉恆急壞了,他貴為皇子,不但親自為母親煎湯藥,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病床前,每次都等到母親睡著了,他才趴在床邊睡一會兒。但是漢朝沒有床,漢朝人是睡在地上,所以劉恆就在台階底下,或是在母親身邊趴睡一會兒。

他每天都為母親煎藥,且煎藥後會先嘗一口,怕藥太苦太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送給母親喝。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劉恆之所以要親嘗湯藥,是為了防範別人對他母親下毒,如果真是這樣,不正說明劉恆的孝心更大嗎?我們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是中國過去看透世態炎涼說的話,但是毫無疑問,劉恆是例外,母親臥病三年,他都這麼伺候著。

漢文帝以仁孝之名聞天下,他在位期間,人口快速增長,社會生產快速恢復,他多次頒布詔令,要賑濟孤寡老人,還在國子學中設立「孝經」博士,提倡講授《孝經》。

他在位時贏得了民心,改良社會的風氣,培養社會內在的生機,這才有了後來名詞的「文景之治」。

【原文】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養無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

(引自《二十四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