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局 忍耐對孩子好嗎?

文/葉玉華 |2017.06.05
1444觀看次
字級

文/葉玉華

「昨天晚上我陪孩子睡覺的時候,他嫌孩子吵,走過來對著孩子怒吼,接著就對我一陣拳打腳踢。孩子嚇得哇哇大哭,他連孩子也不放過,除了甩耳光,還抓起小孩的頭往牆上砸。我百般求饒,請他不要嚇到孩子,可是他不聽……」

說話的是一位面容清秀的少婦,她緊皺眉頭,雙手抱胸,聲音低沉微弱,姣好的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左眼腫脹布滿血絲,嘴角有撕裂傷,走路一瘸一拐的。

陪同少婦驗傷的過程中,她不斷低頭啜泣,瘦削的雙肩不由自主地顫抖,顯然內心正承受著極大的煎熬。我準備通知社工人員前來處理,但她卻極力阻止我。

義工生涯二十多年,在醫院的服務台前,我看到太多的家暴受害者,她們一再隱忍,原因竟然只有一個── 為了孩子。

我常反問她們:「妳認為忍耐真的對孩子好嗎?」她們總是說:「至少孩子有個完整的家。」「我不要讓他們像我一樣,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她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走進醫院驗傷,卻又一次次地選擇原諒。是經濟上無法自立?或是難逃對方糾纏?

「妳有沒有想過,孩子長期處在暴戾的陰影中,看到的永遠是殘暴的爸爸和可憐的媽媽,這樣的成長環境,只會讓他們日後變成另一個加暴者,或是另一個受虐者,這樣對他們公平嗎?」

然而對於這些可憐的受暴者,除了把她們交給醫院的社工師,轉介到可以協助她們的機構之外,我只能強忍心疼,其他什麼事也不能做。

如果家庭不是避風港,那麼生活在狂風暴雨中的家庭成員,長期以來,身心必須承受多大的壓力和扭曲?更可怕的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又將會對社會和他們未來的家庭,造成多大的危險和傷害?

「勸合不勸離」,是期望雙方能在婚姻中相互成長、學習,不要動輒上演離異的戲碼。但如果拳頭代替了溝通,武器阻斷了生路,被害者不斷的退讓和妥協,可能就是變相鼓勵加暴者持續以武力施虐,不是嗎?

沒有人是被虐狂,一廂情願的忍耐和委曲求全,真的對孩子好嗎?我很懷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