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水患 佛光救護隊馳援

人間社記者法宣、楊育珊卡盧特勒報導 |2017.06.05
1640觀看次
字級
斯里蘭卡遭受十四年來最嚴重水災,上百人死亡,數百人流離失所。圖╱法新社
救護隊到Pahiyangala村,覺門法師為災民們提供基本的日常用品,包括清潔用品和乾糧等。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語言不通不是障礙,醫生陳少萱(右)在當地義工Dulip(中)翻譯協助下,細心為災民看病。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佛光救護隊如行法師協助一名七十四歲的獨居老嫗,她在水災中跌傷右腿,行動不便。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人間社記者法宣、楊育珊卡盧特勒報導】斯里蘭卡遭受十四年來最嚴重水災,上百人死亡,數百人流離失所。佛光山啟動人道關懷,二日上午派遣馬來西亞國際佛光救護隊二十人,出發前往斯里蘭卡救災。

斯里蘭卡正值雨季,暴雨引發水患與土石流,釀成上百人死亡與近百人失蹤的嚴重災情。基於「人溺己溺,情義相隨」精神,國際佛光救護隊統籌救災體系,派遣馬來西亞救護隊前往斯里蘭卡救災。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關心斯國水災,同時指示世界總會急難救濟五十萬受災民眾。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心保和尚在一日晚,於東禪寺授旗給領隊如行法師,期勉醫生陳少萱與護理長陳素麗等人救災順利,更叮嚀隊員要注意自身安全,發揮「三好」、「四給」的服務精神,祈願三寶加被,讓斯里蘭卡人民和救護隊員都平安吉祥。

救護隊人員二日從馬來西亞機場出發,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提醒,在災區活動安全第一,隊員要互相照顧,務必平安返家。

人溺己溺 解除身體痛楚

救護隊目前駐守在馬圖格默(Matugama),與國際佛教促進會南亞專員覺門法師會合,並聯繫當地佛寺,針對受災民眾需求,募集香料、乾糧、茶、床褥枕頭、清潔用品等民生物資。

物資發放和醫療服務,鎖定在斯里蘭卡西部的卡盧特勒(Kalutara)和馬圖格默、南部加勒(Galle)和拿哥達(Nagoda)等重災區;截至昨日,有近三百戶家庭、逾千人受惠,今日將前往Nagoda村,發放五十戶物資。

上月二十六日暴雨後,斯里蘭卡西部區的卡盧特勒區(Kalutara)河水泛濫,一度漲至十公尺之高。鄰近Welgama村的民眾唯有往高處躲,到山頂上Simamalaka Viharaya佛寺避難。

在西部災區協調員Rahula法師的帶領下,救護隊於三日前往Simamalaka Viharaya佛寺,為災民提供醫療服務。救護隊抵達現場不久,災民們就陸陸續續排隊等候。據災民們透露,佛光救護隊是第一個前來協助他們的團體,看到救護隊從異國千里而來,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不禁雙手合十,聲聲感謝。

當地細雨不斷,不少孩童都染上感冒,年長者則因為風溼病患而腰痠背痛。部分民眾在逃跑時被水中漂流物割傷,缺乏醫藥導致傷口無法癒合;有些則因長時間浸泡在水裡而患上皮膚病。國際佛光救護隊的出現,及時替他們解除身體的痛楚。

關懷祝福 民眾熱淚盈眶

佛光救護隊前往Pahiyangala村和Molkawa村,這兩個飽受土石流侵害的村莊,發放物資給受災民眾。東晉高僧法顯大師曾參訪過Pahiyangala村,其禪修的山洞,也毀於土石流。Rahula法師表示,土石流發生時正值凌晨,當地居民好夢正酣,二十一人被活埋,六個家庭無家可歸。同樣在Molkawa村也發生了土石流,所幸無人喪命。

多日以來,面對家園的被毀,生活物資的缺乏,受災民眾在接過賑濟品時熱淚盈眶。佛光救護隊傳遞的不只是物資,而是一份真摯的關懷與祝福。

災情已逐漸穩定,災民也重返家園。然而,災區滿目瘡痍,街道盡是泥漿和水窪,如何災後重建及預防疾病的傳染,已成刻不容緩的當前要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