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帶學生出去戶外教學,在農村人家的籬笆上,看到一片鵲豆攀爬著,那串串紫紅明豔的花下結出鑲著紫邊的果莢,吸引我的目光,也讓我墜入回憶之鄉。圖╲陳媺貞
文/陳媺貞
退休前,帶學生出去戶外教學,在農村人家的籬笆上,看到一片鵲豆攀爬著,那串串紫紅明豔的花下結出鑲著紫邊的果莢,吸引我的目光,也讓我墜入回憶之鄉。
兒時母親愛種鵲豆,在那民國五十年普遍貧窮的年代,冬天有一鍋鹹的肉豆飯(鵲豆的俗名)吃,算是盛餐了。鵲豆在我心中復活起來,教自然科的我,回來後便在校園的生態區,指導學生栽種了一棚鵲豆,請學生觀察記錄鵲豆的生長狀況,來認識鄉土作物。
鵲豆開花,奼紫嫣紅,學校一位有詩意的雅玲老師看了說:「鵲豆花充滿喜氣」。下課時,不只我教學的年級過來觀賞,其他年級的學生也被吸引過來看花、觀果、賞蝶,在這裡流連忘返。
退休之後,我也每年在自家農園種上一棚鵲豆。
鵲豆的野性很強,只要肥水足夠,長得很健旺,我常在端午節前後播種,七、八月時藤蔓就已覆滿棚上;秋來了,少許的花絮抽出,會開出紫紅色的蝶形花;花謝後結出粉綠中帶紫紅色的果莢,就這樣它一面伸枝展葉,一面開花結果到次年的四、五月。
鵲豆花絢爛討喜,鵲豆果莢裡的果仁富含蛋白質,可增強免疫力。今年春遊屏東市郊「林素妃自然青草園」,聽導覽解說還知道鵲豆又名「女兒豆」,因為吃鵲豆能顧好女人的子宮,這使我更加重視鵲豆了。
在社區擔任義工的我,有回摘了幾株帶葉還有餘花的鵲豆果串給長輩們觸摸、觀賞並作畫寫生,讓鵲豆在他們的畫紙上留下美麗的身影;我也煮過鵲豆稀飯給老人家品嘗,那記憶中的古早味,吃起來開胃又溫馨。
愛上鵲豆,緣繫我母親,那親情的召喚與鵲豆本身的魅力,使我年年種上一棚鵲豆,讓鵲豆在鄉間默默吐露的豐美與營養,傳續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