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陳媺貞
每次在田裡工作時,看到朋友贈與的植栽,就會想起他、她們。例如:西印度櫻桃、木瓜、甘蔗、薑黃、魚腥草、茵陳、蛇瓜、冬瓜、青莧、地瓜葉……等,這些植物就好像朋友的分身。
當菜園有作物豐收時,我也會邀請朋友來採摘。專業農友來,會幫我的作物打成績,告訴我哪些種得美,哪些得了病該如何改進,並介紹新的友善農耕肥料、益菌等給我改善土質,幫助作物健康生長。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瓜果採收後,要及時施薄肥、灌水,才能繼續長出健康漂亮的果實,就像婦女生產完要做月子補回元氣。」這句話讓我受用無窮。
城市的朋友來,我會做導覽,彼此交流對某作物的了解、食用經驗等。像綠竹筍出青了,要切斷尖尾,可以去苦味,還有加一些白米去煮也可去苦澀。最近有位朋友教我用啤酒加適量的鹽、冰糖去醃漬快速汆燙放涼的菜豆,我如法炮製,果真是夏天的開胃好菜。另外,諸如茵陳的嫩葉煎蛋有助肝、肺健康……走在作物旁,從彼此的對話中,增長對作物運用的方法和知識。
有些朋友看我田裡雜草多,還說有空要來幫我除草,後來真的來了。看她們做得滿臉通紅、汗流浹背,我真不捨。但她們說:「沒關係,流流汗有助新陳代謝。」又說:「來田裡好療癒,專注工作,煩惱拋到九霄雲外。」還有的說:「始信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感謝她們的幫忙,田裡像理過頭髮一般,變得整潔清新。
疫情前,我每年都會輪流邀請四個孫子的同學來參觀,我先做功課,當天解說導覽。看著同學好奇的樣子,東瞧西看,觸摸葉子,捧起花來細看,替我捉小青蟲,運氣好的話還看得到一些稀有蝶類,像美麗鳳蝶停在花上搧動翅膀吸食花蜜,真像菜園中的公主,每每吸引大家圍觀拍照。
小朋友們在這裡奔跑、徜徉、大口的呼吸,有的回去時還會帶一些菜回去給父母看,真是用心的孩子。之後孫子常有的反應是:「同學喜歡阿嬤的菜園,真想再來。」到學校接送孫子,老師們也衷心感謝我,開放菜園給孩子體驗,接近大自然。
平日,只有我一人在耕鋤,外子則是照顧另一處果園。人雖寂寞,但看到那些朋友贈送的植栽,好像他、她們陪伴在我身邊;還有朋友來訪的話語笑聲迴盪耳際,田地中滿是友誼的足跡。我心中很溫暖,有個友愛菜園,我是個快樂的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