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長輩起床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站都站不穩,這種突發性眩暈,竟可能是腦幹中風的最初表現。過去國內有醫院對突發性眩暈病患進行長期追蹤,發現腦中風風險是正常人三倍,合併老年、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危險因子,四年內腦中風風險更高達正常人五倍。醫生表示,若經中醫治療,可能減少一半中風的機會。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葉家舟以全國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探討眩暈患者接受或不接受中醫治療,發現中醫治療可降低眩暈患者中風機率,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民族藥理學》(Journal of Ethnophmarcology)。
葉家舟從一九九八年至二○○七年間健保資料庫中,找出十一萬二千四百五十八名因眩暈而住院的病患,經過十五年的追蹤、比較,發現未接受中醫治療者,發生中風機率接近二成六。至於有介入中醫治療的眩暈患者,中風機率降至一成三,也就是大約可減少一半中風的機會,尤其是服用中藥天數超過一百八十天者,中風機率下降最為明顯。
葉家舟提醒患者,若有長期眩暈的問題,千萬不要聽信偏方,應找醫師做檢查及治療,服用中藥也應找中醫師依個人症狀及體質處方。
葉家舟建議,平時可按壓風池、神門、內關、合谷、足三里、太衝等穴位來進行保健,可改善眩暈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