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創造的武器中殺傷力最大的,首推炸彈,但比起言語簡直小巫見大巫。因為炸彈僅是傷害人的身體,對於名譽和人格,無法損害分毫;而言語傷人所造成的災害,屬於心理層面,綿延久遠,可能長達一生一世。
可怕的是:我們的世界上居然到處都是喋喋不休的人!
這個世界太吵了,那些整天聒噪的人要負大部分的責任。世事紛擾不斷,國際情勢緊張,都是胡亂說話造成的,愛亂講話是這個世紀最大的災難,多少戰爭,多少罪惡,多少糾紛,都因亂講話而起,可是有多少政治家察覺到?有多少人能把「謹言慎行」奉為金科玉律?
在大庭廣眾或喜慶宴會上,我們總會遇到控制不住舌頭的人,他們大言不慚,不僅喜歡吹噓自己,賣弄己長,更愛揭人隱私,批評別人。所謂「言多必失」,大放厥詞之時,雖然意氣風發,可逞口舌之快,但終將招致惹人厭煩的惡果。因為大家對愛講閒話的人,普遍心懷戒心,他既然在我面前講別人壞話,難保不在別人面前說我壞話。
說話是種高度藝術,貴在言近旨遠,言簡意賅,議論風生展現辯才無礙,倒無可厚非,若是喋喋不休,對人進行精神上的疲勞轟炸,將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有些丈夫因為受不了妻子的喋喋不休,向法院訴請離婚;有些兒女因為受不了父母的嘮嘮叨叨,而離家出走;有些學生因為忍受不了師長冗長的報告,憤而採取破壞校園的行動。
歷史上「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例子很多,三國時代就有一則。孔明整軍經武,休養生息三年後,為恢復漢室,舉兵伐魏。戰事初始,孔明連戰皆捷,魏軍大將司馬懿退守城池,不敢再和孔明正面交鋒。孔明派遣使者送信和女人的衣服給司馬懿,諷刺他像女人一樣不敢應戰。司馬懿心中雖然生氣,卻不動聲色笑著問使者:「孔明最近過得好不好?吃、睡如何?」使者毫無警覺地說:「我們丞相夙興夜寐,事必躬親,每天只吃很少的食物。」司馬懿聽後內心竊喜,知道孔明身體差、撐不久,於是繼續採取不理不睬的對策。最後孔明病倒五丈原,魏軍不費吹灰之力擊敗了蜀軍。
或許你慶幸自己不是個喋喋不休的人,可是果真如此嗎?想一想,從早晨起床到深夜上床睡覺,你一天講了多少話?「我不是大嘴巴,不會到處說話。」沒錯,也許你很少跟別人講話,不過,你一直在跟自己講話。一天二十四小時,你和內心的交談從來沒有斷過。白天如此,晚上如此,連睡覺也是如此。在夢裡,你換個講話方式和內心交談,但同樣的喋喋不休。
河流停止攪動,才有水清的一天。同樣地,停止內心的喋喋不休,心海才有真正寧靜的時候。心靜世界靜,我們想有個清靜的世界,每個人都應從本身做起,口不出惡言,並停止外在和內在的喋喋不休。這個世界太吵了,雖然我們的力量有限,但憑著眾人的寧靜,就可以逐步改善這個充斥高分貝的紛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