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時間的動物,其實就是歷史的動物,也是文化的動物。人由歷史文化中獲得學習的機會,也由此樹立應有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許多往聖先賢的名言佳話,至今深深影響著我們。在以往,我或許可以朗朗上口,順利通過考試的要求,然而在今天,卻覺得它們並不只是格言名句,不只是考試的內容,它們根本就是生命的寫真。是的!原來這是真的。
記得受業於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的那段日子,常常聽到老師說到社會的新聞、國家及國際之發展,並對一切的不幸深感心痛與不安,慈悲之心溢於言表。當時我也不知如何接話,只好故做輕鬆狀地安慰老師,請老師寬心。如今年歲漸長,回想老師的一言一行,恍然大悟此中心情之深刻。古有明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是受過基本教育的人,應該都耳熟能詳。然而,這樣的胸襟與博愛,對曉雲法師而言並不是名言佳句而已,它其實就是法師生命的寫真。法師關心年長的老師職員,這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心年少的學生晚輩,這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武帝說:出家乃大丈夫事!誠然,唯有大丈夫能不以己家為家,而更能以天下為家,為一切眾生而努力奉獻。是的!原來老師說的、做的都是真的!
如今,我也遭遇同樣的挑戰。當我們擔負行政責任時要為年長的退休生涯妥為安頓,也要為青年學生的學職生涯精心安排。說真的,這並不是美德,而是一個人應有的責任。我們曾經年少,我們必然衰老,無論老少,我們都受到社會種種的照顧,因此,我們也應該在身強力壯之時,善盡社會回饋之責。尤有進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不只是責任,而且根本就是人性最本真的呼喚與感動。此時,並不是格言規範我,而只是我率本真之性而為,此所謂「率性之謂道」也。
生態破壞是真的,環境污染是真的,這些是事實的真。然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不僅是現實的真,也是理想的真、價值的真、意義的真。今天我的心得是:原來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