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速寫】 來去野餐

文/林薇晨 |2017.05.12
5693觀看次
字級

文/林薇晨
某個朋友想辦野餐,約了幾星期,大家空檔始終兜不攏,久了興致也就淡淡。直到暖春的鳥叫得像隻銀製的召集鈴,聲波一圈一圈盪開,迴環反覆,間間關關,緊急把大家找在一起了,野餐遂在規畫中。

空氣裡有一種圓的意象。鍋碗瓢盆,懷抱似的藤編提籃,花壽司與蘋果派與啤酒裡的泡泡,太陽與太陽眼鏡,獵鹿帽,飛盤的旋轉,野餐墊上紙牌遊戲的輪流,久違的團聚。野餐新手總是置身玫瑰色煙霧之中,過分羅曼蒂克,但是事情當然沒有這樣美滿。

春季的野餐是最前途未卜的行程,行前幾日天氣半晴半陰,我們始終憂心烏雲。結果野餐當天並未降雨,倒是氣溫步步高升,簡直熱得不像話。野餐辦在朋友寓所樓下一個微型廣場,跨年宜於翹首賞煙火的那種空地,畢竟附近沒有什麼河畔或庭園。然而缺了碧草如茵,在這兒野餐就像在大街上席地而坐一般突兀,幸好人多勢眾(也才四人)的優點就是尷尬抵消至最少,我們到底躲進唯一的樹蔭裡,畫地為王,擺出各自準備的食物來。

某友居家午飯的煎蛋與肉丸。珍珠奶茶。薯條。金牛角。餐館的蒜炒野菇與義大利麵。某友參加記者會外帶的慕斯蛋糕。某友清早趕製的鮮蔬沙律與三明治。而我連日寫功課,無暇開伙,只在出門後匆匆買了洋芋片、小泡芙、無尾熊餅乾,滿腹歉疚。這種potluck反映的不僅是每人的口味與才藝,更是彼此的工作與生活狀態,野餐墊上色色一覽無遺,簡直如同誠實大賽了。

我想像中的野餐應是「寒食東風御柳斜」,然而此處無風無柳,就連寒食也難得,因為日頭太炙,漿果與沙律都溫了,冷飲冒汗,奶酪融為一杯雪泥。我們笑得不得了。此外尚有各種荒謬,譬如蚊蟲繚繞,枯葉與果實不斷摔進菜裡,野狗圍嗅,拍照錄影導致手機斷電而無處充電。然而我們尋來音樂串流平台上的野餐歌單,播出軟綿綿的法語歌,諸般窘境忽然就夢幻了。東京野餐俱樂部羅列的野餐守則第十一條便是:「野餐難免突發事件。即使遇到壞天氣、跌落池塘、食物遭鳥掠奪,亦無須哭泣。」

近年台灣人忙於野餐,也不知是模仿歐美,還是轉了一折,模仿了模仿歐美的日本,總之具有展演質地,重點似乎不在「野」亦不在「餐」。恰恰相反,這樣的野餐不過是將室內宴飲的繁文縟節全套搬至戶外,在大自然中圈地扮起樂山樂水的文明人,或許提攜整籃美饌,或許再牽一隻絨絨小兔,可是食物寵物都只是華麗的攝影道具,人物也成了日光櫥窗裡的模特兒,像莫內的〈草地上的午餐〉。或謂這是一種矯揉。然而,為了世界作戲已經太累人,何妨自己陪自己玩一場自得其樂的家家酒——玩得快樂死了——就當是為彼岸日常進行彩排。一趟幸福的野餐也確實彷彿異次元郊遊,非人間四月之事。

但是,當然,嬉鬧的野餐背後未嘗沒有嚴肅的關懷。當人們在意野餐,其實也就在意綠地的多寡、空氣的清濁、休假的長短、食品安全的良窳。都市野餐是制度與制度交織出的人造物,眾生趺坐於草坪上的魔毯,再怎麼飛,到底飛不出一個風和日麗的社會。

午後陽光漸弱,烘在身上成了近似呢喃的吻。我們分完最後的零食,收拾垃圾,離開野餐的慵懶,回到各自的忙碌。忙碌就是,心牆高掛的大時鐘,指針轉得飛快飛快,宛若小銀匙在茶杯裡瘋狂攪拌,令白晝的白與黑夜的黑轉出漩渦,黑的一圈圈,白的一圈圈,成為一杯添了牛乳的紅茶,香可是微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