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對於心智障礙者雙重老化家庭的幫助,除了人性關懷、制度面及市場、家庭的之持外,正確與妥善的理財規畫也相當重要。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副主任劉佳琪建議,信託是個可以考慮的理財方式。
新光人壽保險公司總監趙炯生指出,很多人不用社會資源是因為付不起自付額,十年、二十年之內,人活到一百二十歲是常態,但金錢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家中有個二十五歲孩子的趙炯生說,從小孩出生開始,就面對一連串的財務問題。
心智障礙者家長年老該把錢托付給誰,辦法之一是信託,但很多人覺得信託費用昂貴,因此辦理意願不高;另外,家長也可採取商業年金(保險年金)的方式,通常孩子會接受這類做法,只是要面對贈與稅的問題,把小孩一輩子要用的錢存入,政府會收贈與稅,因此要做年金要分年存入,一年不超過一百一十萬。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副主任劉佳琪表示,信託的確可以處理家長交付金錢的問題,建議在辦理信託的同時,除了受託人、委託人之外,建議再增加一個信託監察人。
增加信託監察人的用意在於,如果未來孩子進入安置機構,入住當時為優等機構,但是家長過世之後,機構的照顧卻變得很差,這個時候信託監察人就可以從中觀察,以維持孩子未來的生活品質。
另外,劉佳琪建議家長留動產,因為不動產容易卡到低收入戶的問題,留錢給孩子,有錢的時候可以使用,錢花完了就成為低收入戶,留下房子孩子也不會住,除非委託專人將房子出租產生效益。
有部分家長經濟許可能夠信託,但是若沒錢該如何做?劉佳琪建議,可將壽險理賠金額轉做信託,市面上的產品相當多,家長可以多了解每一家業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