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台灣文學故事 1962】 烽火再起,文化東西軍的紙上征戰

文/顏訥 |2017.04.17
2595觀看次
字級

文/顏訥

時針才剛喀嚓卡住六點三十五分,酒會噪鬧聲就轟轟淹上來,淹過面色煞白,後腦杓磕在磨石子地上的胡適。立在他身旁的凌鴻勛、錢思亮,慌亂伸開的手臂,終究來不及接住他驟然向後傾倒的身子。

一九六二年才剛起頭,胡適就死於中研院百人酒會上。搶救都是徒勞,心臟病是老症頭,纏了幾十年終於將他撂倒了。

可有人說胡適是給氣死的,因為李濟在席間提起了關鍵的二十五分鐘。

關鍵二十五分鐘的發生,要倒回一九六一年十一月舉辦的「東亞區科學教育會議」,胡適受美國國際開發總署邀請,作開場演說。他以英語朗朗發言,題目〈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是籌備委員會給的,胡適自嘲,這回委員會鐵定是要他做「魔鬼的辯士」,說不中聽的話來讓人推翻。

這場譏諷東方文明的演說稿,由徐高阮翻譯,十二月一日刊載於號稱「不按牌理出牌」的雜誌《文星》。論點並不新,三十五年前他就讚頌過西方科學與近代文明,這一年,他只再次強調學習西方現代文明精神性之必要,並且雙手一揚,大咧咧潑翻東方古老文明大碗裡剩餘的精神價值。

文化戰場上,胡適是老手了。不過,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裡,演講稿所點燃的燎原野火,蔓延之遠,大概超出他的預期。他在寫給親密伴侶韋蓮司的信裡埋怨過,這種比西方更西方的立場,注定讓自己腹背受敵。

時間會說明一切。這不僅僅是一句敷衍安慰的套語,往另一處想,胡適演說的時間,只晚了唐君毅、張君勱、牟宗三、徐復觀等人一九五八年聯合發表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三年。三年來,台港知識分子還受新儒家的鼓舞,在夢中古窯裡燒出來的中國文化瓶子,漆上民主科學的新花樣。

時間會說明一切,不遠處已經傳來中西文化大戰鼓聲點點。早演講一個月,被視為「西化派」的居浩然就在《文星》發表〈徐復觀的故事〉,砲火猛烈,回擊徐復觀對他的抨擊。胡適在十一月堅持「充分世界化」無疑是火上澆油。徐復觀不甘示弱,十二月立刻寫下〈中國人的恥辱,東方人的恥辱〉,一併把胡適納入射程範圍,譏嘲他在東亞科教會汙衊中國文化,是基於自卑心理,向西方人賣俏來掩飾無知。

一九六二年一月,胡適的頭像浮上《文星》封面,胡秋原接棒,在該期以〈超越傳統派、西化派、俄化派而前進〉評價胡適的西化論,他以「超克」的言說策略,在「西化派」與「傳統派」之上另闢一條折衷的天橋:不同文化本質大同小異,如果有一方在飛躍的途中磕碰而延遲,那也是外在條件使然。胡秋原高舉西方文化同樣有爛蘋果的立場,顯然衝著胡適批評東方纏足、種姓與宗教迷信而來。只可惜,他一開始踩出的折衷路線,因過分投入批評胡適的個人事業,沒有往文化更內核之處走去。

至此,單兵集合,傳統派、西化派、超越派歸隊,以《文星》為最初的戰地,筆槍紙砲。其實,類似的論戰二○年代就已經在中國鬧得風生水起,隨即被隆隆戰火掩去,像潛行深海的上古神獸,能量蓄滿重新登島,尾鰭一甩,攪動出一波海嘯。

一九六二年的紙上論戰,以月為單位,倒也足夠參戰者蓄積戰力,投擲出重磅炸彈。二月一日,二十七歲的李敖才剛在文化圈探頭,一出手,就以文化醫生的姿態替古往今來的中西文化論者診病。一篇發表在《文星》的檄文〈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接續他在前一期〈播種者胡適〉,替胡適助拳,又把「全盤西化」推向極致的立場,一下子羅列十一種病徵,點名四十幾位前輩,從中體西用病到了中西大團圓,從徐復觀、唐君毅、錢穆的「復古派」批到了張君勱、胡秋原的「飛躍的未來主義」。醫生開出藥方,文化是容不得買櫝還珠的整體;要治落後的病,哪能中西藥兼服!在李敖的方子裡,建設文明國家的工程必須全面,不能與經濟脫節:「我們要奏工業社會的迎春曲,不能依賴農業社會的舊琵琶。」診斷書寫到了最後,李敖點燃的不僅是中西文化論戰,更是一場年輕人在新世界擴充機會的世代戰爭。

在李敖尖刻的唱名中,被刺穿的不只信念,更多自尊。周若木緊接著發表〈論中西文化問題〉,譏笑李敖是「胡適的鸚鵡」,莫辛更指出李敖與陳序經的「全盤西化論」穿著同一條褲子。烽火從胡適身上燒往李敖,四月他又在《文星》發表〈我要繼續給人看看病〉,徹底激怒胡秋原、徐復觀、葉青,居浩然等人,陳鼓應則陸續加入李敖的陣營搖旗,互揭瘡疤,此後傷害一發不可收拾。而《文星》的固定撰稿人,自由主義者殷海光,在這場征戰中的面孔隱隱透顯。他的角色又會是什麼呢?

有人說,六○年代的中西文化論爭在李敖發動攻勢後才正式開戰,最終在人身攻擊中不了了之,沒有留下太多往文化、現代化內涵挖鑿的痕跡,也未曾解決國家現代化問題。然而,中西文化論爭的觸手彷彿從一九二○年代一路伸向一九六二年,又彷彿將在未來轉型困難的每一刻,挑動島民焦躁的神經。

暗夜的中研院裡,老院長或許還藏著沒說完的話,未了的心願,幽幽徘徊。而年底,郭良蕙《心鎖》已經迅速累積三版,更大的風暴,才正要翻越遠方的山頭襲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