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市隨筆 鴻鴻Ⅹ焦桐對談 面對創作每一天都是學徒 |2017.04.16 語音朗讀 23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臺灣詩選》 圖/二魚文化提供 《飲食文選》 圖/二魚文化提供 詩人(從左至右)靈歌、焦桐、楊小濱、白靈、鴻鴻、朱國珍、隱匿、詹澈等人出席活動。 圖/二魚文化提供 圖/二魚文化提供 《台灣詩選》是台灣詩壇歷史最悠久的詩選輯,從一九八三年爾雅出版社規畫編選開始,歷經現代詩季刊、創世紀詩社與台灣詩學季刊相繼接力,直到二○○三年起由二魚文化接手迄今,已屆滿三十五年。同年二魚文化出版台灣《飲食文選》,編選年度出版的華文飲食散文,將散載各刊的獨立作品,匯聚成一部時代的經典。目前,飲食文學在台灣也已蔚為文學的主流類型之一。 詩早已是生活日常 二魚文化自延續出版《台灣詩選》工程以來,以詩為徑、每年出版,今年走過整整十五個年頭,除了堅持原有的編輯宗旨之外,選輯詳錄作家與作品簡介,輯錄作者的創作理念,讓讀者能夠更親近這些詩人詩作,也可以一窺年度主編的選詩、對詩的想像,以及全年詩壇的發展趨勢和走向,並選出年度詩獎得主。 在為二○一六年度詩獎得主詩人隱匿頒獎時,詩選主編焦桐說:「隱匿的詩安靜內斂,非常真誠,好像帶有憂鬱性格,她的詩中有一種溫柔的特質,卻不乏怒目批判。」隱匿則在發表得獎感言時自述,自己寫詩十六年,經歷很多挫敗後,她漸漸學會放下過去種種對自我的質問,這時:「詩才出現在我眼前,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錯字,被詩校對出來。」她也說詩早已是自己的生活日常,平常每寫完一首就投稿副刊,因為開書店身為無薪階級,所以稿費就是生活費,非常意外會得獎。 被詩拯救的是自己 今年的台灣詩選盛會,改變以往都是詩人年度的祕密聚會,首度對讀者公開,二魚文化特邀多屆台北詩歌節策展人鴻鴻與主編焦桐,兩人以別開生面的「詩選?選詩?」為題,用快問快答對談方式,向現場愛詩的讀者分享經驗。 兩人談到為什麼要寫詩,鴻鴻認為「人打架是為了自我保衛,寫詩也是,生活中我們產生的不舒服透過寫詩得以釋放,因此通常寫詩過程第一個拯救的人,其實就是作者自己」。焦桐和鴻鴻兩位本身都是詩人,也擔任選詩者,鴻鴻認為這兩種身分完全不同,身為詩人可以孤獨孤僻,這對創作是必要的,但如果需要選詩,就必須去和大家對話。最後兩人提到如何寫詩,焦桐分享自己也不知道,因為「面對創作,我每一天、永遠是學徒。」 活動現場除讀者外,二十多名文人如鴻鴻、焦桐、白靈、向陽、隱匿、朱國珍、達瑞、詹澈、楊小濱等人也出席參與,出版社邀請作家和讀者現場一起即席作詩,當場集結手稿陳列於活動海報上,吸引不少人拍照留念。 公信力媒體先篩選 此外,過去十五年主編台灣《飲食文選》的焦桐,自今年起卸下主編棒子,交給作家朱國珍。首次擔當主編重任的朱國珍說,遍覽二○一六年上千篇探索與飲食有關的文章,很高興發現食物書寫不再侷限於「美味書寫」或常見的親情詠懷、佳餚分享,而出現很多創意新思,好比類小說的浮世男女情懷,或從經典作品中摘文……魅惑而繽紛,閱讀的經驗格外豐富飽滿。 因應網路自媒體的發達,書寫百花齊放,朱國珍提到未來選文的標準,將仍以曾在知名報章雜誌、網路媒體刊登,或出版過的文章為優先考量,主要是經過相對有公信力的媒體先行篩選而發表過的文章,已有穩定的品質基礎,這樣選出的文章會有更高的說服性與可讀性。 前一篇文章 教養閱讀 當豌豆公主成為母親 下一篇文章 閱讀經典 彼得.聖吉與他的修練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社群帝國那些人》見證臉書權力擴張【深頁凝視】《老屋熟成》老屋是故事挖礦機【瀾光 筆記】《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溫柔學習生命課題【圖文閱讀】《很大的手》 安靜領會父親的愛【書市隨筆】《詹冰全集》詹冰 跨語世代的傳奇作家【閱來悅愛】《你看見喜鵲了嗎?》看見幸福的模樣 作者其他文章莫迪會見普亭 盼俄烏戰爭盡快落幕面對災厄無常 善念可化解與修復天然營養時蔬料理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北韓秀新型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