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市隨筆 鴻鴻Ⅹ焦桐對談 面對創作每一天都是學徒 |2017.04.16 語音朗讀 23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臺灣詩選》 圖/二魚文化提供 《飲食文選》 圖/二魚文化提供 詩人(從左至右)靈歌、焦桐、楊小濱、白靈、鴻鴻、朱國珍、隱匿、詹澈等人出席活動。 圖/二魚文化提供 圖/二魚文化提供 《台灣詩選》是台灣詩壇歷史最悠久的詩選輯,從一九八三年爾雅出版社規畫編選開始,歷經現代詩季刊、創世紀詩社與台灣詩學季刊相繼接力,直到二○○三年起由二魚文化接手迄今,已屆滿三十五年。同年二魚文化出版台灣《飲食文選》,編選年度出版的華文飲食散文,將散載各刊的獨立作品,匯聚成一部時代的經典。目前,飲食文學在台灣也已蔚為文學的主流類型之一。 詩早已是生活日常 二魚文化自延續出版《台灣詩選》工程以來,以詩為徑、每年出版,今年走過整整十五個年頭,除了堅持原有的編輯宗旨之外,選輯詳錄作家與作品簡介,輯錄作者的創作理念,讓讀者能夠更親近這些詩人詩作,也可以一窺年度主編的選詩、對詩的想像,以及全年詩壇的發展趨勢和走向,並選出年度詩獎得主。 在為二○一六年度詩獎得主詩人隱匿頒獎時,詩選主編焦桐說:「隱匿的詩安靜內斂,非常真誠,好像帶有憂鬱性格,她的詩中有一種溫柔的特質,卻不乏怒目批判。」隱匿則在發表得獎感言時自述,自己寫詩十六年,經歷很多挫敗後,她漸漸學會放下過去種種對自我的質問,這時:「詩才出現在我眼前,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錯字,被詩校對出來。」她也說詩早已是自己的生活日常,平常每寫完一首就投稿副刊,因為開書店身為無薪階級,所以稿費就是生活費,非常意外會得獎。 被詩拯救的是自己 今年的台灣詩選盛會,改變以往都是詩人年度的祕密聚會,首度對讀者公開,二魚文化特邀多屆台北詩歌節策展人鴻鴻與主編焦桐,兩人以別開生面的「詩選?選詩?」為題,用快問快答對談方式,向現場愛詩的讀者分享經驗。 兩人談到為什麼要寫詩,鴻鴻認為「人打架是為了自我保衛,寫詩也是,生活中我們產生的不舒服透過寫詩得以釋放,因此通常寫詩過程第一個拯救的人,其實就是作者自己」。焦桐和鴻鴻兩位本身都是詩人,也擔任選詩者,鴻鴻認為這兩種身分完全不同,身為詩人可以孤獨孤僻,這對創作是必要的,但如果需要選詩,就必須去和大家對話。最後兩人提到如何寫詩,焦桐分享自己也不知道,因為「面對創作,我每一天、永遠是學徒。」 活動現場除讀者外,二十多名文人如鴻鴻、焦桐、白靈、向陽、隱匿、朱國珍、達瑞、詹澈、楊小濱等人也出席參與,出版社邀請作家和讀者現場一起即席作詩,當場集結手稿陳列於活動海報上,吸引不少人拍照留念。 公信力媒體先篩選 此外,過去十五年主編台灣《飲食文選》的焦桐,自今年起卸下主編棒子,交給作家朱國珍。首次擔當主編重任的朱國珍說,遍覽二○一六年上千篇探索與飲食有關的文章,很高興發現食物書寫不再侷限於「美味書寫」或常見的親情詠懷、佳餚分享,而出現很多創意新思,好比類小說的浮世男女情懷,或從經典作品中摘文……魅惑而繽紛,閱讀的經驗格外豐富飽滿。 因應網路自媒體的發達,書寫百花齊放,朱國珍提到未來選文的標準,將仍以曾在知名報章雜誌、網路媒體刊登,或出版過的文章為優先考量,主要是經過相對有公信力的媒體先行篩選而發表過的文章,已有穩定的品質基礎,這樣選出的文章會有更高的說服性與可讀性。 前一篇文章 教養閱讀 當豌豆公主成為母親 下一篇文章 閱讀經典 彼得.聖吉與他的修練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 《正念自律》 助你找回平靜 活出人生意義【圖文書】 《被雲踩到了!?》 自在徜徉想像力的笑聲中【精選書摘】《人生得遇蘇東坡》 放過自己 才是人生最大智慧【深頁凝視】《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沖印年代的光與影【書市隨筆】《江河旋律》 王鼎鈞 百歲華語散文大師【瀾光筆記】《虎靈寓言》 傷痕氏族的誕生 作者其他文章莫迪會見普亭 盼俄烏戰爭盡快落幕面對災厄無常 善念可化解與修復天然營養時蔬料理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北韓秀新型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