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難免發生一些事,讓我們受到傷害,甚至氣憤難平。有時氣不過,就想找機會報復;報復不了,這種負面情緒就會累積在心裡,日積月累,可能就會變成一個憤世嫉俗的人,當然也不可能快樂得起來。
但是,如果我們選擇原諒呢?是否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
前幾天,我到診所復健,結束後搭乘紅12公車返家,同行的有我高齡九十歲的母親,以及兩歲多坐嬰兒車的孫子。這輛車是下車收票,前門有好幾位老人家下車,所有乘客都從後門上車。本來媽媽要我先上車,但我提醒她年紀大了,不可以最後一個上車。
媽媽上車後,我剛抬高嬰兒車擱上公車,半截還在外面,公車就啟動了,兩片門夾向嬰兒車,我嚇得大叫:「我還沒上車啊!」我擔心孫子夾傷,使勁把嬰兒車推上去,邊跑邊擋住車門,車上乘客也跟著大叫,公車才煞住了。
我質問司機怎麼沒看後視鏡,他很兇地大吼說,他在注意前門下車的老人家,而且已經踩煞車了。言下之意,我還想怎麼樣?竟然沒有一句道歉。難道公車司機開關車門只需要看前門,不要看後門嗎?
萬一孫子被夾傷,我向後摔倒,後果不堪設想。我氣呼呼地問他,「如果搭車的是你的奶奶和孫子呢?你還這麼粗心大意嗎?」原想記下司機的姓名,告他一狀,後來想想算了,或許他開車一天也累了,難免精神不濟。
我把這經驗寫在臉書上,順便提醒年長者搭公車要小心。未料,卻引起極大回響,大家紛紛要我檢舉這位司機,以免他人受害,還說即使不知道名字,只要表明時間地點,也可以查得到。
我的情緒受到撩撥,開始考慮該不該打這通電話,讓這位司機得到教訓。夜晚睡覺前,我先感謝上帝保守一切平安,幸好不是高齡的媽媽最後一個上車;同時為這位司機禱告,原諒他可能的無心之過,希望以後不要再犯。這麼禱告完,我的心變得很平靜,情緒不再波動,一覺睡到天亮。
多年前,有人抹黑、造謠中傷我,我氣得差點休克,還掛了急診,但最後還是選擇原諒他們。沒想到,糾纏我許久的失眠困擾,就此消失了,心中的大石,也落下了。
原諒、放下,看似受了委屈、虧損,其實受惠的卻是自己啊!
電影《鋼鐵英雄》說的是真實故事,男主角戴斯蒙道斯受訓期間,因堅持不拿槍的信仰,惹毛多位同袍及長官,不斷惡整他,但他卻沒有記恨。之後在沖繩島鋼鋸嶺的血戰中,當美軍遭到日軍猛烈砲火攻擊,緊急撤退時,手無寸鐵的他卻選擇留下,只希望能多救幾個人。最後,他竟然搶救了七十幾位同袍,其中也包括當初對他不友善的那些人。他的義舉,讓許多人對他徹底改觀。
如果我們選擇仇恨,只會讓世界上多增加幾個壞人;若選擇原諒呢?壞人可能變成好人,而他們又會繼續影響別人成為好人,這就是「讓愛傳下去」的觀念啊!
戴斯蒙道斯的故事,即使當初獲得了全美榮譽勳章,也只有少數人知道,但現在拍成電影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這個愛的故事。在戰爭不斷、恐怖攻擊充斥的今天,恰是提供我們另一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