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裝〉象徵拾起自己的文化,接受現實、不逃避。
圖/司慈聖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每人的生命不同,只有意志能讓自己活得更精采。」二十六歲布農族青年藝術家司慈聖,生活、求學全賴父母辛苦務農及補助,雖曾迷惘、懦弱,無法接受現實打壓,但師長一句句「為什麼要逃?為什麼不擁抱學習的機會?」讓他奮發向上,現在成為國中、小約聘美術教師,他說:「身為老師,更不能再悲觀。」昨還捐出畫作,供台灣世界展望會義賣,做原鄉服務使用。
司慈聖的父母早期以種植高麗菜、豆類維生,三年前改種咖啡。小時候,他放學、放假都要到田裡幫忙,「覺得很累」,他說,他們也開過雜貨店,卻被親友賒帳,負債到無力營運,若非台灣世界展望會十年補助,無法就讀大學。
有繪畫天賦的他,高中時卻只有2B鉛筆能作畫,再請老師教導美術知識,好不容易考上台中教育大學,卻因為沒受過專業訓練,被同學笑:「不愧是(原民)加分考上的,畫得跟鬼一樣。」他氣憤之下,逃家逃學長達兩個月,還喝酒逃避現實,所幸後來媽媽找到他,在老師鼓勵下返校,他開始窩在圖書館,猛K美術常識,沒人教就自己練,一心要把畫學好。
沒靈感時,他會閉眼,用靈魂享受藝術的能量,也常把夢境結合心情、部落文化描繪出來,不只老師肯定,半年前還開了個人創作畫展,未來以藝術家為志,兼任教師,更允諾只要部落有需要,義不容辭返鄉。
他的作品讓人驚豔,如〈生命的幻象〉,以星星比喻每個人的生命,靠著意志力,在宇宙、時間中壯大;〈拾裝〉象徵拾起自己的文化,接受現實、不逃避,此幅也捐給展望會義賣,鼓勵青年正面看待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