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大象溜滑梯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但因安全規範、年久失修等問題,現今在各校園幾乎已銷聲匿跡。台南市仁德區長興國小找來老師傅改良,以「大象背小象」的方式改善防護高度,在上月底順利「復活」。發起「救援」活動的五年級學生開心說:「現在下課時又多了一項遊樂設施可以玩!」
校長吳婉媚表示,大象溜滑梯已有四十年歷史,因年久失修荒廢,好不容易找到校友贊助經費,又尋訪到技術幾乎失傳的老師傅,卻在開放前夕發現,護欄高度不符現代兒童遊戲場的安全規範,遲遲未開放。
五年級學生在「數位攝影」課上替大象溜滑梯拍照時,好奇為何不能使用,透過老師引導,他們推測是安全問題所致,所以透過平板電腦查詢兒童遊戲場的規範,帶著尺、測距儀實地測量護欄高度,發現不符規定。他們決定帶著測量結果和自行設計的護欄樣式,向校長提案請求改善,因此有了「大象背小象」的新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