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慈容法師〈人生二十最〉文章後,自我檢討反省所經歷過酸甜苦辣的人生,有所得,亦有所失,得與失似乎皆源自於潛藏在內心深處的「自省」和「欲望」,相信對很多讀者往後的人生觀與為人處世之道,會產生極大啟發與影響。
人心中只要存在「欲望」,就易產生「貪念」,而為達貪念的目標,往往會喪失理性而追求之。貪念涉及範圍有「權力」、「利益」、「名位」等三種。
追逐權力:追求權力的欲望中,存在了傲慢、狡猾、殘忍的性質。在選舉期間,可以經常看到同志間互揭瘡疤,甚至倒戈相向;拿到權力後,為了確保、擴大擁有的權力,不惜撒下漫天政治謊言,破壞社會團結,挑起各種對立,亦有之。
貪圖利益:常言道:「凡利己,必損人。」多少人為了金錢、利益,犧牲了親情、傷害了友情、欺騙了愛情,縱然作奸犯科或犯下泯滅人性的過錯,尚不自知,徒留最悲痛的自我人生。
奢望名位:名位的追求,經常讓人迷失。為握住那虛妄、空浮的名位,忘了初衷,背棄了理想與抱負,甚而拋棄了信仰,尤其在權傾一時,位高權重當下,渾然不自覺的陷入世代罵名之中。
上述的權力、利益、名位的因果困境,那一項不是經由自私、無知、邪見、欲望、侵犯等負面的人生態度產生的。因此,唯有減少、降低欲望,莫成為欲望的奴隸,莫讓貪念成為揮不掉心魔,最後一定會有理想、完美、甜蜜的人生結果。
張漢平(高雄市/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