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新的保養觀念,可透過各領域健康專家整合安排成一個健康假期。圖/康聯預防醫學提供
五色蔬菜麵
圖/康聯預防醫學提供
現代人生活忙碌,專案一個接著一個,三餐囫圇吞棗,睡眠時間不正常,有的免疫力突然下降,全身皮膚發癢,泡疹、濕疹找上門,有的等到忙到一個段落後,一陣無力疲倦感席捲全身,彷彿像顆洩了氣的皮球,甚至突如其來的重感冒。這些其實都是身體正在跟你抗議,若再不去重視,很多疾病隨之而來。衛福部的資料顯示,現代人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發病年齡比上一代有提早的趨勢,不僅對台灣生產力造成重大損失,也增加老年照護資源的負擔。
很多人說,這些養生健康道理我聽很多,就是無法做到,即便想做,好像就是做不到位:醫師跟我說要小心什麼,營養師跟我說要怎麼吃,體適能教練說要怎麼運動,心理師說要怎麼放鬆,但全部加在一起就不知該從何做起?
其實,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目前最新的保養觀念,可透過專家規畫,在一個健康假期環境中,融入飲食、運動、紓壓、好眠等親身體驗活動,將保養觀念透過專家指導與實做,簡單學會並帶回家,融入日常生活中,進而優化生活型態,促進健康。
腸道受損易致過敏
我們常遇到覺得自己胃很敏感,容易脹氣、反胃或是排便不順的求診者,從旁觀察發現,這些人通常個性急、呼吸短、交感神經旺盛,在食物的挑選、進食的速度及順序上,都出現問題。我們可以先簡單設想其一,當食物快速吞入食道,口腔咀嚼及唾液的混合機會變少,相對腸胃道所負擔的工作量就變大,加上交感神經作用較旺盛,讓身體隨時處於備戰狀態,消化液的分泌量被影響,食物無法好好消化,這些腸胃道不舒服的症狀也就跟著跑出來了。而當腸道受損,這些原本應該存在腸道中的食物分子或是其他大分子物質,就有機會穿透過腸黏膜跑到血液中,影響全身的免疫反應,所以有些人會莫名皮膚癢、打噴嚏、眼睛紅腫、痠痛等,這些都是過敏反應。
健康調理的四要素
由此可見,我們雖然只是做了一個把食物放進嘴巴的動作,但背後卻有一連串的身體反應在運轉。這時,如果吞了一顆胃藥或是抗組織胺,只是將症狀壓制住,卻沒有從根本的生活型態改善,隔一陣子不舒服的症狀又會出現,但每顆藥對於我們的肝腎,其實都是一個額外的負擔。
在此,我們會從與健康最相關的四個因子—營養(Nutrition)、運動(Excercise)、紓壓(Stress Management)及睡眠(Sleep),透過不同的活動慢慢引導,做一個全方位的個人生活型態優化。
吃對食物排毒養生
飲食,就是我們一天三次最好的療方。人活著一定要吃東西,然而大量食品添加物、重金屬及環境賀爾蒙充斥在生活周遭。除了可以透過相關檢查,了解目前身體有害物質的含量外,我們必須吃對的食物,幫助身體做一次大掃除。
什麼是對的食物呢?我們可以先從每天至少吃五種顏色且未經加工的食物開始。外食為主的現代社會,一餐要吃到五種顏色其實很不容易,因此不妨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一天」至少要吃到五種顏色,而這最容易達成的外食餐點,就是自助餐囉!
植物有許多令人眼花撩亂的豐富顏色,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全面深遠的影響,這些繽紛色彩其實就是所謂的植化素,像是葡萄裡面所含的白藜蘆醇,番茄遇到油脂才能釋放出的茄紅素,綠茶帶點苦味的兒茶素等等。
這些數以千計的植化素,我們大概可以分成如彩虹般的五種顏色—紅、黃/橘、綠、藍/紫、白,雖然少數的全穀根莖類或豆蛋魚肉類也含有植化素(像是南瓜、山藥、黃豆、黑豆等),但最主要其實還是存在於蔬菜水果中,而蔬果卻是許多人每天吃最少,營養素攝取較不足的食物。
自我檢測
攝取植化素你及格了嗎?
我們只要有吃到蔬菜水果,就代表一定攝取到植化素了嗎?這可不一定,還要看烹調方式,以及攝取量。
植化素攝取自我小檢查:
□覺得蔬果要去皮籽才好吃(如葡萄的皮、蘋果皮、茄子的皮等)。
□覺得喝還原果汁等於攝取到水果的營養素。
□覺得自己一天沒有吃到三碗飯碗量的蔬菜。
□覺得自己一天沒吃到五種顏色以上的蔬果。
□喜歡高溫烹調(如油炸、油煎……)。
以上如果勾選任一項,表示您需要開始調整飲食內容囉!
讓我們從今天一起開始過彩虹般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