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開口處動刀 新手術露曙光

 |2007.04.30
508觀看次
字級

【中央社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電】數星期前,一名腫瘤侵蝕腦部與頭顱底部的四歲男孩躺在美國匹茲堡一家醫院的手術台上,標準的手術方式是從臉部動刀摘除,但開刀後會留下一條醜陋的傷疤,而且也會阻礙發育時的臉部成長。

但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師,知道如何避免這種後果,他們從鼻子開刀,透過鼻道取出大部分腫瘤。

一周後,紐約的醫師也宣布,從一名女子的陰道動刀移除膽囊;而印度的醫師也宣稱,從嘴部順利施行盲腸切除的手術。

研究人員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用細長工具,或其他新技術,從身體自然開口處動手術,避免切開皮膚與肌肉。

這種方式仍有很多問題,但醫師說,這樣可以確保較無痛、較快速的復原,傷疤也不明顯。

如果是腹部手術,透過嘴部、陰道或直腸,可以避免切開敏感細胞組織的必要。

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的拉特納說,一些腹部手術像是腸子手術,病患需要在家休養一周以上,但這種自然開口手術,理論上希望「可以在隔天回到工作崗位」。

美國神經外科協會發言人羅索說:「神經外科手術已露出一道新曙光,的確令人興奮。然而,這種手術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問題。」

她指出,如果腫瘤沒有切除乾淨,癌症可能復發。從鼻子動手術,是否會比直接從頭顱去除腫瘤造成更高的癌症復發率,目前下定論還太早。其他引發關切的也包括脊髓液外溢會引發腦膜炎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