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昨天在兒科醫學會上發表「兒童性腺外惡性生殖細胞瘤的結果:五十九個案分析」。提起國中男生睪丸長在肺葉中間,國小女娃卵巢大如排球,他們罹患的是少見的「惡性生殖細胞瘤」,必須摘除多出來的睪丸或卵巢再化療,治癒率很高。
這名國二的小男生,鎮日咳個不停,一上運動課,稍跑一下就氣喘吁吁,更是經常喊胸痛得要命。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從X光片,赫然發現胸部縱隔膜附近,長了十五公分大的睪丸。
另一位十二歲的國小女生,經常肚子痛,且一直有便祕問題,瘦小的身體卻有個大肚子。家長帶著她四處就醫,最後才發現整個腹腔被卵巢塞滿,二十公分大的卵巢腫瘤已經大如排球。
還有剛出生的小娃娃,尾椎上長出圓圓的小肉瘤,一檢查赫然是個小睪丸,小娃娃出生沒多久,就趕緊將該腫瘤切除。
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血液腫瘤科主任張德高說,在胎兒時期,生殖細胞應該在睪丸或卵巢發育,但極少的孩子,生殖細胞卻迷航了。絕大多數的生殖細胞瘤會長在性腺附近,但也有少數病患的生殖細胞,迷路太厲害,任意在腦、胸部、肚子裡落地生根,發育成多餘的睪丸或卵巢。
張德高表示,生殖細胞瘤往往發現於新生兒或是青少年,建議家長,發現小孩頭痛、胸痛、腹痛時,不妨進行超音波檢查,很容易就可及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