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苞待放的紫木蘭
圖/周靜芝
加州不雨經年,居民已逐自在心中種下「乾旱美」的籽粒;今年卻一改往例,突地下起我兒時住高雄的雨季雨,唏哩花啦地停不住。
水利局防抗旱災多時,不單抑制用水,且獎勵「種旱植」,凡居民願縮減草坪面積,改植規制內的乾旱花草,水利局即補助美金兩千元。許多鄰居紛紛把草地變為木屑或石塊,也多了沙漠花卉。
我夫妻倆更好樹木,其他便尊崇「粗蠻美」,隨自然「自自然然」理出它的樣貌,偶爾種幾株易生花叢。不雨高溫時,庭院荒荒燥燥,一片澀黃,地裂枝皴,我就會說:「物去不留。」現下風雨交加,勁草竄生,花事紛繁,我又說道:「物來不亂。」
然而,春天,畢竟是春天,即便雨水不定,春天依然順應時序,滋長各類萬物,好像孕婦,時辰到了,就有「東西」要出來。
我們喜歡賞看的東西都在植物園有了著落。舊金山公園內的植物園,地積廣泛,池水、小丘、噴泉、竹林、幽徑,布列形如迷陣,裡面蒐集了世界各地的珍奇,及上古木植,讓人眼花繚亂。僅八元入場費,賞植、健步、休憩一併解決。
今年植物園裡的各色山茶花和紫木蘭開得特別豐茂。那兒的紫木蘭遠從中國移來,長得高遠,不像我家附近的兩株紫木蘭不及七英尺,另有一株只四英尺高,它在二月初即枝枝紫苞欲發。我家側院也有一棵白色木蘭樹,剛搬進來還開花,久旱後就再不見孕事。
我健走的途中會經過鄰舍前院種植的紫木蘭,日日撞見,猶如己樹,何時含苞開花、葉綠枝禿,全在我的「算計」之內,而二月底就是它最嫣紫華美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