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老鷲干雲.羅芳現代水墨回顧展
展期:即日起至4月9日
展地:台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
圖/羅芳
八十歲的老鳥在雲間翻滾,是何等的逍遙自在,這是我嚮往的情境,是我心情的寫照,是我畫畫時的率性。我誠懇地對待自己,用同樣的心情待人,我知道什麼是善,加上愛心做為我對人、處事的基礎,希望有一天以我的能力所及,照顧每一位需要被照顧的人,達到儒家所說的至善境地。
我的哲學老師說取法自然學習有三種層次:一是螞蟻搬家、二是蜜蜂釀蜜、三是老鷲干雲。我的理解是,以繪畫來說是,將自然物象直接抄襲模仿而畫,不待遷想妙得,如螞蟻般將食物搬運入庫,原汁原味吞下,維持生命的延續;另一種有如蜜蜂採花釀蜜,採集各種可用的花粉,雖然食物中仍能分辨出所含有的元素分子,但待發酵時機逐漸變化,釀製成全然不同的成品。
說到我的學習過程,曾像螞蟻一般臨摹古人學習老師,如蜜蜂一般,進而對景寫生,主觀的描寫自然;如今的我想要起飛,有如一隻老鳥在雲間翱翔,飛躍於千里之上,浸淫於讀書教畫之樂,心靈隨翅膀扶搖而上,逍遙自在。退休後研讀老莊儒家治世之道,想對修身、養性提升內涵,將這層人生體會貫徹於作品之中,並享受生活,樂觀人生。
我專攻現代水墨山水,以感受自然界之氣象入畫,喜用矛盾的空間,異於常態的用色,重新建構,主觀的經過感受後表現自然。近年來重視中國人文精神——「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忘我的想像境界,感覺人與天地之不可分,揮纖毫之筆,來描寫萬物歸心,由內而發的表現繪畫氣勢 。
成長在台灣六十餘年來的太平盛世,自解嚴後雖然政黨紛爭不斷,但我盡忠職守,作育英才為台灣的軟實力盡一己之力,對政治界不敢多言責怪,人民生活能平穩才是為政的最終目標。
父親羅敦偉,本為經濟學家,特長為國家財政經濟政策,曾任上海「和平日報」社長。來台後所持理論不為政府重用,轉為在詩文發展,主持《暢流雜誌》之旅台詩抄,著有《五十年回憶錄》,分析當時的時局,回憶大陸失守的原由,為近代史不可缺之資料。
母親何氏覺余,為湖南道州翰林書法家何紹基之曾孫女。我書畫得自遺傳,誠屬自然。又兩度留學美國,融通古今中外,故畫風多變兼具中西之長,自然流露的氣勢,雄偉不讓鬚眉。從小父母常提醒我們志氣要大,從不以女兒身待之。現在臨老讀到莊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才知人就是要有想像力,要有企圖心,不為財不為利 ,才會達成理想目標。
去年七月我被邀請在杭州浙江美術館,在A5,A6最大的兩個廳舉行個展,盛況空前,一展在台灣成長的藝術家的實力。今年我滿八十歲,得以在國父紀念館邀請下於中山畫廊舉行展出,這是我多年企想的榮譽,也是畫畫人奮鬥的目標——能在自己成長的地方,將多年來努力的成果尋一闊大的最佳的場地,展現我的胸懷。
人要博學而篤志,借古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內涵,修身養性、養心,由內而外達到至善的心性,以求做到盡善盡美的境界。所謂「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要堅定自己的志節,找到人生正途。當然藝術家放浪行骸的快意瀟灑,也是不可缺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