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消費習慣 別暴殄天物

劉錦得(彰化縣/教師) |2017.03.20
1153觀看次
字級

一位插畫工作者瑟琳娜.玉爾,在丹麥發起「停止食物浪費運動」,引起極大回響,一定程度改變了人們銷售與消費的習慣,帶動丹麥近五年來成功減少百分之二十五食物浪費。

原來玉爾十三歲從糧食匱乏的俄羅斯來到丹麥後,發現人們浪費食物,簡直到了糟蹋程度,超市的麵包和蔬果不好看的沒人買,沒人買就扔掉,家裡的冰箱明明還有好多的食物,卻因為賣場打折而去搶購,但買了又吃不了,吃不完便扔掉,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讓她成立「停止食物浪費」臉書專頁,強調消費者才是最主要的「浪費製造者」,只要稍稍改變個人購物與飲食習慣,就能對世界,甚至地球做出貢獻。

回頭來想想,國人不也有此種「食物浪費」的現象嗎?家裡已有堆積如山的雜糧、名牌包、飲料。一見到百貨公司周年慶,又跑去血拚,而另一方面,大都會裡卻有不少流浪街頭遊民,有一餐沒一餐的,形成兩極化對比;正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二○一五年報告顯示:全球飢餓人口約八億,相對的,全球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

換算成重量,每年約十三億噸,不但能餵飽飢餓人口綽綽有餘,還能減少碳排放三十三億噸,哇!這是多麼可怕的數字!

看看全世界有如此眾多人口連「吃飽」兩字,都是奢求,食物浪費數據竟然又這般驚人,我們應該及時改變消費習慣,別再暴殄天物啦!

劉錦得(彰化縣/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