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平常心》五輪書

文/王乾任 圖/李峰(沁德居藝廊提供) |2007.04.28
1001觀看次
字級



宮本武藏認為,世間每一門學問都有其道,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醫有醫道,戰爭武學之術也應有其道,那就是武士道,也就是兵法,無論什麼人,立身處世,都需有其道。





前一陣子讀宮本武藏的兵法書《五輪書》。

說到宮本武藏,一般人的印象大概就是武林高手。傳說宮本武藏一生決鬥六十餘場從沒輸過(有一說其中有一場打成平手),堪稱日本武聖。許多電視劇漫畫電影小說也一再改編宮本武藏的故事至今依然為人所津津樂道

然而,這些決鬥其實不過是宮本武藏生平中的一小部分,而且絕大多數發生在三十歲以前。其實宮本武藏不但精通武藝,還精通詩歌、茶道、雕刻、繪畫,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三十歲以後的宮本武藏隱,居在熊本城,收起學生,傳授起武學來了。

晚年時,宮本武藏開始提筆紀錄他一生的武學心法,成就《五輪書》一冊。宮本武藏在書中,將其兵法命名「二天一流」,共分地水火風空五卷。

地之卷談的宮本武藏兵法的梗概與流派思想基礎;水之卷談武學兵法之心法;火之卷談的是交戰之道;風之卷談兼談其他兵法流派(這裡的風採風格的意思);最後的空之卷甚短,僅有兩頁,談的是自然之道。

宮本武藏認,為世間每一門學問都有其道,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醫有醫道,戰爭武學之術也應有其道,那就是武士道,也就是兵法。兵法幫助人求勝,但卻不只是求勝而已,因為無論什麼人,要立身處世,都需有其道。所宮本武藏認為兵法就是武士應該遵守的法則,尤其是將領。

宮本武藏說,一切事務都有節奏,切勿忽視諸藝百技的節奏;另外,無形抽象的東西也有節奏。也就是說,萬事萬物中都各有其不同的節奏,能夠清楚掌握節奏,分清楚成功的節奏與失敗的節奏,對於戰鬥取勝十分重要。

記得讀書時代曾經在明日工作室打工,有一次李進文說到,寫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文字間的節奏。後來,我試著把節奏運用在閱讀,果然發現了不同作者書寫時所反映的不同節奏,能夠用如詩歌般的節奏譜些文章的作家,其文筆常流暢洗鍊的令人讚嘆,可見文字與文字之間也有節奏,務必找出最適合的節奏排比,才能譜出好文(只可惜這對我仍是有待努力的功課)。

節奏的掌握,必須靠平常心。若心亂則氣亂,氣亂則節奏亂,節奏亂則無法掌握全局,自然容易露出破綻被,敵方取得先機進而落敗。

然而,最難平常心,否則宮本武藏也不用不斷反覆論說了。碰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例如考試考不好、業績達不到,馬上就急的跳腳;碰到被冤枉責怪,馬上就想辯解開脫;偶爾獲得一點小成就,便開心的世界都要翻了過來;被心愛的人拒絕,馬上就難過的快要死掉酘酘,一顆心就這麼懸在世界上,環境的一舉一動,都在在影響著我們的舉止反應。

說難聽點,我們就像巴普洛夫的狗,要你笑、要你哭、要你生氣,要你難過,都不難,只要給予適當的刺激就行了。這樣喜怒容易被人預測的人,彷彿決鬥者的節奏和招式被識破,對手可以輕而易舉的擾亂,進而取得勝利。

宮本武藏說:「兵法之道,惟平常心而已。」足以作為其兵法武學的總結。

身處尋常事務或者刀光劍影中,應無二致,同樣坦率,保持平常心,不緊繃也不放鬆讓,心穩居其中,不偏不離,不讓事務牽引、干擾,似動非動。

隨時留意周遭狀況但卻不受制於環境的變化,看似柔弱實則剛強,豐而不盈、滿而不溢,沒有個人好惡,通透事物的正反、善惡之理,不受人擺布,自由行動,明白百家諸理,在尋常生活裡保持戰鬥之心而在戰鬥之際保持平常之性。

無論鈴木一郎,還是王建民,或其他頂尖的運動選手或成功人士,也常常談到平常心的重要性。「一球一球的投」、「一球一球的打」,不要去記得上一次的成功(失敗),每一次都當作新的開始,以平常心全力以赴。

綜觀《五輪書》,通篇不斷反覆談到兩點,一是「平常心」,二是節奏。而我以為,所謂節奏的最高境界,就是平常心。

以平常心掌握世間萬物相生相剋與運行變化的節奏,自然可以通透萬物之妙,掌握世理之理,自然可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即便不用在戰鬥武學上,用在處世經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宮本武藏在《五輪書》中提出九點鍛鍊節奏與平常心的心法:

一、誠心以為思想之本

二、忘我以求道

三、遍習諸藝

四、廣涉百業之道

五、了解諸事的利弊得失

六、培養辨別事物的眼光

七、洞悉肉眼不可見的事情

八、留心細節小事

九、不做無功效之事

心中隨時牢記這九點原則,反覆操練,自然可以領會平常心,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