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自行車專用道~破風而行 下

文/張謙、姜遠珍、黃自強、張克怡 |2017.03.12
2096觀看次
字級
舊金山華裔市長李孟賢(Edwin M. Lee)和市民一起在「騎車上班日」騎自行車上班。圖/舊金山自行車聯盟提供
香港新界的自行車道都有清晰標誌,說明只供自行車使用。圖/張謙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六年二號 http://www.cna.com.tw

文/張謙、姜遠珍、黃自強、張克怡

專用道發展近半世紀

舊金山騎自行車超便利

隨著舊金山人口及車輛增長,自行車已成為舊金山普遍的交通工具。根據舊金山交通局二○一五年的最新報告,騎自行車的人數一年內增加了百分之九,創歷年最高紀錄。

舊金山的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於一九七一年開始,四十五年來市內的自行車道已擴大至二百二十二英哩(約三百五十五公里)。在舊金山自行車聯盟(San Francisco Bicycle Coalition)推動下,自行車道已將大舊金山地區連結起來。

舊金山自行車聯盟發言人凱西迪(Chris Cassidy)表示,自行車專用道的大幅成長都要感謝熱心市民組成的自行車聯盟,目前已有一萬多位成員。

他說,不論是你想去市中心的金融區、中國城、金門大橋還是漁人碼頭,都可以騎自行車代步。不過,舊金山有很多高低起伏的街道,所以沿著海灣的外圍街道較適合騎車;市區內則設置許多單車架,提供免費停車。

舊金山交通擁擠,每多一輛自行車,就可能少一輛汽車,但汽車與自行車爭道事件時而有之。不少汽車駕駛抱怨自行車騎士不守交通規則,在車陣中穿梭,非常危險。但凱西迪表示,如果減少自行車,上下班時間將出現更嚴重的交通阻塞。騎車不僅有益身心,也能減少汽車排放二氧化碳。

為了減少交通意外,提升行人與自行車的安全,舊金山華裔市長李孟賢(Edwin M. Lee)計畫擴大自行車專用道,並在一些交通繁忙的大街上設置車道分隔物以區隔自行車和汽車。今年預計將完成三十英哩(約四十八公里)的區隔自行車道。

除了改善自行車道,近年來舊金山市與灣區城市為了鼓勵市民騎車,提供出租自行車服務,出租自行車由七百台增加至七千台,騎車時間三十分鐘內免費用。希望能增加騎車人口,改善交通情況。

新加坡東海岸自行車道

感受花園城市氛圍

新加坡由於面積狹小,有限的土地空間均要做最有效運用,為讓民眾有充足的運動空間,東海岸的自行車道因此成為最熱門的首選地。周末假日午後,東海岸海邊不僅充滿享受陽光沙灘人潮,不乏有自行車騎士奔馳在東海岸的自行車道上,也有自行車出租站提供租車服務。

新加坡全島交通路線完善,公園或人行道旁均有自行車道,許多人也會利用自行車道騎單車上下班,成為短途通勤的最佳選擇。

新加坡相當重視城市規畫建設,自行車道也設有各種警語,保障行人和車友安全,平穩的自行車道讓車友們享有高度的舒適感,完全不會擔心路面因大雨出現坑洞不斷的殘破景象。

新加坡的自行車車友人數眾多,除了東海岸的自行車道外,周末時分也不乏看到車友們三五成群在住家附近公園的自行車道健身。

國際旅人如果行經新加坡,不妨到新加坡東海岸一遊,感受一下在這裡騎乘自行車的無比魅力。

香港自行車專用道 假日居民好去處

「大眾踩單車郊野上,良朋共享身心舒暢,互坦愛率相向,何必多……」這是香港「歌神」許冠傑於一九七六年所唱的一首歌,歌名「大家跟住唱」,歌詞中的單車,就是自行車。

上個世紀七○年代,香港青少年的娛樂節目不多,當時沒有電腦,沒有智慧手機,也沒有卡拉OK,青少年於周末相約出遊,一般都是到新界踏自行車、燒烤或划船。

上述歌詞正是當年青少年生活的寫照。在那個年代,香港人口只有四百多萬,集中在九龍和香港島,廣袤的新界是田野、河流和海水,正是同學們騎自行車的要地。不過,當時沒有自行車專道,一般人只能在球場裡轉來轉去。否則,就要在大馬路上與汽車爭路,險象環生。

大概進入九○年代,隨著香港人口眾多,新界陸續興建高樓大廈,當局為了方便自行車騎士,開始在沙田和大埔等地興建專道,並把部分專道連接起來。

到了今天,每逢周末或假期仍有大批市民到新界騎自行車,他們可以在沙田租車,一大群好友或家人浩浩蕩蕩地騎向鄰近的大埔或更遠處的上水,沿著專道前行,不必騎出馬路,很安全。

這些自行車專道連綿數十公里,只要遵守規則,彼此不會影響對方;專道沿途有人銷售吃喝的東西,又有休息處和廁所,十分方便。

近幾年來,香港自行車運動選手在國際比賽中大放異彩,其中,「女車神」李慧詩就在二○一二年的奧運會獲得銅牌,也帶起自行車騎乘風潮,刺激更多人參與這項運動。

銀輪通全國

韓國自行車道尋景探勝

韓國前總統李明博任期內的最大政績,首推韓國四大江──漢江、洛東江、錦江、榮山江的開發活動,而總長一千七百五十七公里的韓國千公里自行車道,主要就是修建在四大江沿岸。另外,韓國為銀輪族逍遙遊韓國提供了便捷的自行車專用道路──長達六百三十三公里的「國土縱走自行車道」(Korea Cross Country Cycling Road),因此,在韓國騎自行車可說是非常便利。

首爾市政府為了鼓勵市民多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也積極鋪修自行車專用道路,尤其,在首爾市管轄的二十五個區中,共設置了四百五十個出租站、停放了五千六百輛自行車,供市民使用。

這是將二○一五年設置在汝矣島、上岩、新村、四大門內、聖水等首爾市五大據點區域的公共自行車供應站,予以擴大運作的結果。

與此同時,首爾市今年還增修了四十點二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路,加上既有的七十六點一公里,市區自行車專用道路總長達一百十六點三公里。

韓國東北部江原道華川郡在北漢江畔修建的自行車專用道路,由華川水庫大壩至西烏地里蓮花潭長達四十公里被命名為「氧氣路」,其中有一段以木板搭建在北漢江上的浮橋,在距岸五公尺的那條浮橋上騎著自行車,一邊是近乎原始林、一邊是明媚的江色,實在令人心靈愉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