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言素行》庶人安得共之

 劉阿榮  |2007.04.25
294觀看次
字級

宋代三蘇父子皆擅為文,且各具風格。蘇轍(子由)在〈黃州快哉亭記〉一文中引了一則故事,說從前楚襄王帶著宋玉,景差等大臣,在蘭臺之宮遊玩,忽然「有風颯然至者」,襄王敞開衣襟迎著風說:「這陣風多涼快呀!這是我和百姓共享受的嗎?」(快哉此風,寡人與庶人共者耶?)宋玉答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意思是:「這只有大王才能享受的雄風,百姓那能共享呢?」宋玉的話是恭維之中帶有諷刺,一方面誇讚君王之雄風,不是一般人可共享的;另一方面也諷刺「風雖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有些人境遇特佳,生活優渥;而另一些人境遇極差,窮困潦倒。雖然風吹到人的身上是沒有偏私、沒有差別的,但人的際遇、感受卻截然不同。例如:一陣涼風吹在工作的人身上,清涼舒適;但學生或靜坐著的上班族,卻睡意漸濃;反之,颱風、颶風來襲,大多數的人都受其害,唯有與修復有關的行業,能獲得一些利益(發颱風財)。

「庶人安得共之」更重要的意義是,凸顯階級差異及貧富差距。例如:近些日子,許多都市紛紛推出豪宅,競相奢華,售價也扶搖直上,每坪高達百萬以上;每戶數億元新台幣……甚至最新推出之「頂極豪宅」,每戶售價達五億元,而此豪宅每月之大樓管理費亦需六、七萬元以上。以今日基本工資上不滿兩萬元水準,至少要三至四個基本工資,尚不足以繳納這類豪宅的管理費,更遑論付得起五、六億元的房價。所謂「庶人安得共之」,也許正是當今社會的真實現象。

昨日與一知名教授談到:「M型社會」可能出現中產階級革命的「預言」,因為照馬克思「階級革命」的假設,社會上有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資產階級相互兼併、財富集中,有些也淪入無產階級之列,最後無產階級將愈來愈多,共同聯合起來把資產階級埋葬了。在歷史的鐵律中,無產階級是「歷史的選民」,資產階級必定成為歷史的「棄民」。馬克思的「預言」並沒有實現,因為一方面資本主義改弦更轍,發展為「民主資本主義」,重視社會福利;另一方面中產階級成為社會的安定力量,避免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因不少無產階級也上升到中產階級)。

然而,「M型社會」的悲哀在於,作為社會中堅安定力量的中產階級失落了,他們一方面受資產階級「相對剝奪」的欺壓,(富者的奢華,使終中產階級淪為「新貧階級」);另一方面,中產階級的一點點身家性命,如儲蓄與安全感,又飽受最下層之詐騙、偷盜、搶奪、治安敗壞的威脅,使「免於匱乏」、「免於恐懼」的基本人權與價值蕩然無存,而中產階級的道德觀念與若干保守心態,使他們又不願、不會,也不去敢去做最下層的「脫序」行為。最後,M型社會的「中產階級革命」如果發生,不僅社會失去了安定力量,整個政治社會體制也將瓦解,重新設計,說不定將回復到古代,商賈不得「策堅乘肥」(堅固的車子、肥壯的馬、住豪宅)的情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