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間的生存競爭 文與圖/偉樂 |2017.02.19 語音朗讀 25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蟹形疣突蛛擬態成鳥排泄物狀 圖/偉樂人面蜘蛛的紅色雄蛛與雌蛛體型差異甚劇。 圖/偉樂貓蛛捕食蒼蠅。 圖/偉樂 冬天已近尾聲,春天腳步近了,寶島花卉豐富,從冬天到春天,處處繁花似錦,但人們可知曉:若蹲下來微觀一株腳邊的花與葉,可以看見真實上演的生存競爭……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這句話深受人們認同,萬物細觀皆自得,人們的確可以在小小的一朵花上窺見另一個小世界正在運行。花朵作為植物繁殖的主要構造,往往得仰賴昆蟲或鳥類協助傳播花粉,讓生命得以延續。而不少動物也因應這種動植物間的交互關係,各自衍生出一套生存、獵食、共生的策略。 擬態蜘蛛不結網 其實大自然中有不少蜘蛛並不結網,而是以擬態、保護色的方式躲在花下或枝葉間,趁著蜜蜂或蝴蝶在花間採蜜時,一把攫取為掌中物,例如色彩繽紛的蟹蛛類蜘蛛,因體色與棲息環境一致,即便身體顏色鮮豔,但躲在花瓣中反而不易被發現。 在此同時,蜘蛛也必須自保免得淪為鳥類等天敵的食物,因此特別善於偽裝成各種枯葉、樹癭,尤其是蟹形疣突蛛看起來就如同一坨鳥屎般,這樣的擬態可能同時兼具兩種功能──既吸引其他昆蟲來吸取礦物質,也可避免遭到天敵捕食。 台灣常見的梭德氏棘蛛與古式棘蛛,艷麗的顏色象徵警戒的意味,配上厚皮膚與刺棘,可減低被掠食的機率。 捕食也要防獵捕 一般說來,不結網的蜘蛛,捕食手法相當多元,鬼面蛛常自枝條垂降,以第一、二對步足張開成網子來捕捉飛行經過的獵物,是相當出色的「攔截手」。 而台灣本土較主要的毒蜘蛛──台灣長尾蛛,又稱上戶蜘蛛,則習慣在地下築巢,並挖開兩個管口於地面,當獵物經過時快速的衝出,利用毒牙咬死獵物。 然而有一好沒兩好,由於蜘蛛的天敵並非只有大型動物,蠍子與蜈蚣也會沿著蜘蛛的巢管深入地下捕食,只是蜘蛛也非等閒之輩,牠和蠍子、蜈蚣並非絕對的捕食者與獵食者關係,端看狹路相逢時誰勝誰負,這在自然界其實是相當常見的現象。 蛛蜂寄生於蜘蛛 話說回來,生態界有沒有令蜘蛛們害怕的魔王級殺手呢?說起來,蛛蜂和寄生虻應該是蜘蛛最不想遇見的對手,蛛蜂在產卵前會捕捉蜘蛛將其麻醉,封閉在地洞或泥巢中並產卵在其身上,這些幼蟲孵化後便以蜘蛛為食,通常這些蜘蛛仍會存活相當長的時間直到幼蟲化蛹。 蜘蛛的交配行為也相當有趣,每種蜘蛛間都有不同的求偶方式或訊號來避免雜交。通常雄蛛的體型會比雌蛛來得小,交配時常常可能面臨被吃掉的壓力。雄蛛會先將精子團包覆並黏在特化的附肢上,用前肢抵住雌蛛大顎,快速的將精子團放入雌蛛位於腹部的外殖器。然而也並非所有種類的蜘蛛都須經過這麼刺激的交配行為,各種蜘蛛在生殖上的策略都還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並提出可能的解釋。 瓢蟲是農夫幫手 除了蜘蛛外,美麗的瓢蟲也是我們常得以在花草叢間尋見的蹤影,不同於可愛的外表,瓢蟲在自然界其實是相當兇狠的肉食昆蟲,他們喜愛以蚜蟲為食,卻是農夫的好幫手。 瓢蟲依食性可分為食肉、食菌與食植性,因此並非全都受到農夫喜愛,然而作為捕食蚜蟲或介殼蟲這類常常造成作物大量損失的掠食者,瓢蟲在農地裡仍然是討喜的。 瓢蟲的一生會經歷卵、幼蟲、蛹到成蟲,屬於完全變態,幼蟲與成蟲活動範圍與食性相似,差別只在外型,常常可以在同一株上同時發現幼蟲、蛹與成蟲。 競爭卻維持平衡 蚜蟲對於務農的人來說常常是一種擾人的昆蟲,他們往往數量眾多,將口器插入植物嫩芽中吸取養分,造成植物衰弱,而其排泄物蜜露也會引發煤煙病造成植物死亡。螞蟻與蚜蟲的共生關係建立於蚜蟲提供蜜露給螞蟻食用,在冬季蚜蟲缺乏食物時,螞蟻也會搬移蚜蟲到其他植株上面,彼此生活關係相當緊密。 對耕作者來說,應該慶幸還好大自然有草蛉、食蚜虻、瓢蟲這些昆蟲能幫忙解決各式的病蟲害。曾經因為農業過量使用農藥,使昆蟲食物鏈瓦解,人類落入不得不愈下愈多各式農藥的處境,失去了觀察生物間彼此競爭卻又保持平衡的美妙景象,所幸隨著有機栽培逐漸昌盛,隱藏在花葉間的生態又再度熱鬧活躍起來。 前一篇文章 會發光的美麗動物 下一篇文章 林上演世間情 媒妁之言 不敵 情投意合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龜來龜趣 台灣是賞龜天堂蛙蛙大合唱各唱各的調誕生到成礁 珊瑚寶寶 挑戰多澳洲大陸的奇特生物空中的魚 海中的鳥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