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蛙大合唱各唱各的調 文與圖/偉樂 |2016.11.20 語音朗讀 29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翡翠樹蛙的金色眼帶是分辨特徵。圖/偉樂 褐樹蛙體色多變,繁殖季會出現黃色婚姻色,特徵為頭部兩眼間有一連線,瞳孔有T字淺帶。圖/偉樂 花狹口蛙是國外引進的觀賞蛙類,具毒性,逸出後對本土物種造成影響。圖/偉樂 拉都希氏赤蛙是相當容易觀察的種類。 圖/偉樂貢德氏赤蛙生性害羞,數量多卻不易觀察。 圖/偉樂 莫氏樹蛙的綠色相當討喜。 圖/偉樂 白頷樹蛙常可見在竹林中擺出蜘蛛人姿勢。 圖/偉樂 蒙面俠中國樹蟾好躲於香蕉葉上,並在雨後集體鳴叫。 圖/偉樂 文與圖/偉樂 寶可夢玩家戶外抓怪,抓到妙蛙種子算是基本款,但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是抓怪而是真的到野外聆聽蛙蛙唱鳴,那可是能在同一時間聽到多種蛙類混聲大合唱的天籟呢。 「種子、種子」在過去,青蛙的叫聲我們熟悉不過了,雖然可能沒有仔細聆聽,但總是混合著蟲鳴鳥叫,形成夏夜的音樂饗宴,然而青蛙真的只有在夏夜歌唱嗎?其實就算是白天、冬季,我們依然能夠聽見這些美妙的蛙鳴,並且藉由聲音來認識這群歌唱高手。 賞蛙有好幾條開始的路徑,當我們對一個生物尚不了解之時,趣味性的記憶法就成了最容易的入門方法。 青蛙叫聲像拉門 拉都希氏赤蛙的鳴聲就如同其名字一樣,像是拉肚子時腸胃蠕動發出的「ㄧˋㄚ」一聲,其實筆者更喜歡用拉動老舊門把時軸承發出的聲音來比喻。這種隨遇而安的青蛙幾乎全年繁殖,而且不論是水池、溪流、水溝或路邊的積水都不難發現牠們的蹤跡,因此相當容易觀察,抱接生殖的畫面也不難見到。 不過由於青蛙的交配行為是雄蛙抱住雌蛙以刺激其卵排出,而雄蛙同時排出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在野外也常常見到錯抱:不同種的青蛙或者是雄蛙抱雄蛙的情形發生,甚至有時候也會發生群蛙疊羅漢的情形。 小雨蛙聲音宏量 另外在下過雨的草地上常常能聽見宏亮蛙鳴聲,循著聲音尋找跳躍的身影,你可能會驚訝這樣巨大的聲鳴居然來自如此微小的身軀。「小雨蛙」的叫聲類似物品刮過齒輪的倉促「ㄍˋㄧ ㄍˋㄧ ㄍˋㄧ」連聲,單咽下鳴囊巨大的共鳴腔讓他們蛙小士氣高。 然而草地上常見的黑眶蟾蜍與澤蛙棲地的重複性相當高,叫聲也類似,小雨蛙好躲於草根、土縫或石頭底下鳴叫,一開始往往難以辨察。 (註:青蛙的鳴囊一般可分四種,內鳴囊、單咽下鳴囊、咽側外鳴囊、咽側外鳴囊,鳴囊的種類不同,音色與響度也有很大的差異。) 聆聽樹蛙敲竹聲 敲打竹子常發出「搭、搭、搭」聲音,時常出現於竹林裡的白頷樹蛙叫聲也剛好如此。白頷樹蛙很容易在果園林地見到,春夏繁殖季時果園中的水泥儲水池四周,很容易見到黃白色的大型卵泡,而他們白日也喜歡待在儲水池鄰近。有趣的是,常常能夠見到他們擺出蜘蛛人攀牆的姿勢掛在竹子上,好像在觀看什麼一樣。 但今日白頷樹蛙卻遭遇他們的遠方親戚騷擾,外來種的斑腿樹蛙隨著盆栽植物移民台灣,由彰化田尾一帶開始擴散,強勢的繁殖能力已經對本土的白頷樹蛙造成嚴重的競爭威脅。 蛙聲狗叫常混淆 貢德氏赤蛙廣泛分布於平地稻田、水池,算是都市常見蛙類,其叫聲如狗叫聲般「夠」一聲,如果剛好躲在下水道中,空間造成的共鳴常常讓人誤以為有小狗受困。夜晚不少水池旁常常聽到「夠夠夠」此起彼落,然而身形巨大的他們卻相當敏感害羞,順著聲音尋找往往只能看到巨大的身影撲通跳入水池。 青蛙的翠綠色受到不少人喜愛,牠們多屬於樹蛙科的成員,然而在香蕉園中有種外號「雨怪的」中國樹蟾同樣有著美麗的綠色,其帶著俠氣的黑色眼帶宛如蒙面俠。 蟾蜍青蛙同宗 中國樹蟾外觀似青蛙,但骨骼結構較相似蟾蜍,在分類上屬於雨蛙科,台灣僅此一種。樹蟾喜好在雨後集體鳴叫,常見於月桃葉、竹葉、芭蕉葉等大型葉片上,常常由少數幾隻帶頭先叫,其他個體再跟著唱和,叫聲如蟲鳴般的「ㄍˋㄧ ㄍˋㄧ ㄍˋㄧ」。 青蛙跟蟾蜍在分類學上相當複雜,如盤舌蟾科就同時具有青蛙與蟾蜍,過去蝴蝶與蛾也曾經被分開,然而現今分類學同樣也不以此分別,鯨魚與海豚也是同樣狀況。 分類的原意在於讓人們更容易討論、識別這些生物,然而真正的樂趣,卻不是背誦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踏入自然實地觀察,每種生物都會有其獨特的氣質、生活習慣,甚至同種生物在不同區域也會表現出不同習慣,就像人類一樣。抱持著這樣的理解,即使是常見生物,我們也不難在探索過程中一次次有新的發現。 前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下一篇文章 長白山上動物趴趴走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龜來龜趣 台灣是賞龜天堂花草間的生存競爭誕生到成礁 珊瑚寶寶 挑戰多澳洲大陸的奇特生物空中的魚 海中的鳥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