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在國科會、中央研究院及清華大學資助下,清大化學系教授洪上程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合成出新寡醣,將來可噴在嘴巴及鼻腔內,防範禽流感病毒。由於成果卓著,該論文已被國際科學界最權威的「自然」期刊接受並刊載,美國化學會也在最新一期「化學與化工」周刊專文介紹這項新技術。
老虎與雞模式 誘騙病毒
洪上程表示,寡醣是生物體所需的能量之外,也是病毒感染正常細胞不可或缺的通道。以禽流感病毒(H5N1)來說,一旦進入體內,病毒上的特殊蛋白H(Hemaggutinin),就會和人體正常細胞表面上的三醣體結合,使病毒可以輕鬆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大量複製,讓感染引發的症狀急遽惡化,甚至要人命。
值得慶幸的是,病毒無法主動辨識三醣體,在爆發禽流感流行疫情前,如果先在口腔及鼻腔內噴上含有化學合成的三醣體,誘騙禽流感病毒攻擊此一假目標,就可讓人體正常細胞上的三醣體逃過一劫。洪上程指出,如果將禽流感病毒比喻為老虎,化學合成三醣體比喻為雞,這種「老虎與雞」的預防模式,或可降低疾病威脅。
建寡醣分子庫 對抗疾病
人類細胞表面上的三醣體難合成,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為醣類科學家,洪上程在其指導下重複試驗,先置放特定單醣於實驗瓶,再依序加入不同試劑,最後研製出量多質純的寡醣,突破長久以來合成寡醣技術瓶頸。
洪上程打算大量蒐集並成立寡醣分子庫,依照各種病毒製備不同型式醣體,再進行體外實驗,以找出對抗病毒的最佳組合,研發新藥疫苗。
洪上程表示,這種新寡糖可阻斷禽流感病毒,未來透過不同寡糖的結合模式,也可預防愛滋、C型肝炎、登革熱、疹病毒及牛痘等病毒的入侵,甚至阻斷細菌及癌細胞成長、分化、轉移、血管增生等,為今後疾病預防及治療,開啟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