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核能發電後退出的核子燃料,台電公司正進行一項遠期計畫,希望透過法國向美國交涉,爭取能將目前貯存在核能電廠的使用過核子燃料棒送至法國「再處理」,製成新核子燃料,再重新提供核能發電,也可同時解決核廢料貯存問題。
目前核一廠儲存核廢料的水池即將存滿,可能在三年後關廠,比預定提早八年,為此,台電打算興建一座乾式貯存場,但環評會傾向不通過。台電總工程師杜悅元指出,到民國一百零四年,台電的備轉容量將趨近於零,最快五年後就可能限電。
用來進行核能發電的核子燃料,約每運轉十八個月要退出三分之一,退出的核子燃料仍是可貴的能源,台電現有使用過的核燃料,都以原形態包封在鋯合金護套中進行濕式儲存,而且受到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監管。
現在由於「再處理」技術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再處理」已具有經濟價值,日本、法國對使用過核燃料早都採取「再處理」方式。據了解,法國對於替台灣「再處理」的意願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