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市新化神社的「神橋」,三十多年前用圍牆封住通往「鳥居」的道路後,神橋幾乎被掩蓋在荒煙蔓早中;最近拆除圍牆後,遊客可從虎頭埤風景區內看到二樓高的「鳥居」,重現早年從「鳥居」跨越神橋後的「參拜道」。
虎頭埤已有一百七十年歷史,有台灣第一水庫、小日月潭之稱,曾經名列日據時期「台灣十二勝」及「南瀛八景」,具有全國知名度。
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指出,新化神社依虎頭埤山頭而建,有鳥居、神橋、社務所、手水舍、參道、石燈籠、拜殿、本殿等完整格局,是日本在台建立的最後三所神社之一,當時新市驛(今新市火車站)的紀念戳章,更是以「虎頭埤」和「新化神社鳥居」作為意象圖騰,其重要性和代表性可見一斑。
新化神社「鳥居」高約二層樓,是圓形混凝土石柱組成,當地住戶說,早年虎頭埤入口就是從鳥居進入,再經過一座跨越溝渠小橋(神橋),三十多年前蓋新大門才用圍橋封起,鳥居、神橋均保留當年的原貌,但位在現今辦公室後方,幾乎罕為人知。
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表示,因新化(虎頭埤)神社遺構已被指定為台南市歷史建築,不少遊客參觀神橋後就看不到鳥居,趁著這次大門口進行排水工程時,將圍牆拆掉,另一處「地下神宮」前原本雜草叢生,也一併整理後,方便遊客進入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