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國定古蹟「台鐵台北機廠」爭議暫時告一段落,昨日文化部長鄭麗君與交通部次長范植谷簽署「台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合作備忘錄」,宣布將共同攜手將台北機廠活化成國內首座鐵道博物館,再現鐵道歷史風華。
過去台北機廠雖被文化部列為國定古蹟、規畫打造為鐵道博物館,卻因行政院要求文化部以四百億元向擁有者台鐵局購買土地,經費無著落導致修復計畫動彈不得。文化部和交通部於去年達成協議,文化部先與台鐵租約三年,盡快啟動修復。
范植谷指出,台北機廠有多元的鐵道文化資產,光是火車模具就有三萬件,很高興有文化部的專業介入,讓未來台北機廠文物保存再利用的工作更有意義,也期許未來結合鄰近松山菸廠以及北門等沿途古蹟,串聯成台灣重要的文化藝術大道。
鄭麗君表示,未來鐵道博物館兼具文化、教育與觀光功能,政府預計以十年時間、投入六十多億的經費建設,並以全區整備、分區修復、分區開放的方式,邀請市民與文資團體在過程中見證台北機廠修復再利用的過程。
鄭麗君強調,鐵道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尤其台北機廠是台灣火車的原鄉,所承載的鐵道歷史也是台灣歷經工業化與現代化的歷史,期待透過兩個部會的合作,打造台北機廠成為國家級、世界級鐵道博物館。
國定古蹟台北機廠座,總面積將近十七公頃,為一九三○年代建造的台灣第一座近代化鐵道修理工廠,肩負台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作業的重要場域,是台灣現存規模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蘊藏當年員工機器操作、鑄造、鍛冶與車輛維修技術等無形文化資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