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一棟位於臨沂街巷內的老房子,但得先在網路上預約時間,一次僅能進去兩小時,卻有免費咖啡和蛋糕吃,很奇特吧!
這棟日式老房,是某建商在其旁邊蓋豪宅,政府附帶條件需整修、經營這棟原本殘破的日式房舍,才能有較佳的容積率。圖/丹青
拜訪一棟位於臨沂街巷內的老房子,但得先在網路上預約時間,一次僅能進去兩小時,卻有免費咖啡和蛋糕吃,很奇特吧!
這棟日式老房,是某建商在其旁邊蓋豪宅,政府附帶條件需整修、經營這棟原本殘破的日式房舍,才能有較佳的容積率。圖/丹青
拜訪一棟位於臨沂街巷內的老房子,但得先在網路上預約時間,一次僅能進去兩小時,卻有免費咖啡和蛋糕吃,很奇特吧!
這棟日式老房,是某建商在其旁邊蓋豪宅,政府附帶條件需整修、經營這棟原本殘破的日式房舍,才能有較佳的容積率。建商整修後,委託某企業經營,該企業曾是世界最美麗的書店之一的擁有者,就以辦公益之心,提供四千冊圖書,讓人免費閱讀。但因老屋空間不大,一次僅能提供兩小時,十二人次入場,做「安靜式」的閱讀;即不能像咖啡廳一樣,邊看書邊聊天。
這老房取名「文房」,典雅有致,也算是飄滿書香的公益圖書館了。走進「文房」,屋前庭園植栽,老樹佇立,綠蔭盎然,並有小道可通到後院,是典型的日式房舍。據說,老屋是用檜木所改建的,連進了玄關,要穿襪子才能進去的木製地板,也充滿檜香味。一進玄關,有間小小展覽室,展覽著台、日兩國藝術家的作品,雖是小型展陳,卻也有著沉靜的氛圍。幾間小房間,或陳列著老式打字機,或吊掛著碗公燈飾,或有著優雅書畫和看起來慵懶的老沙發座椅,都是費了一些心力布置的。
最重要的當然是主客廳裡的閱覽室了。兩牆繞壁書架,中間兩大張長桌,可坐八至十人,是民眾最方便取書就讀的主閱覽室。我算算,若加上兩、三個小房間的幾張沙發和觀景廊板,一次十二位民眾進來,確實是維持閱讀舒適度的上限了。
有民意代表批評,此老屋一天只開放四梯次四十八人次的服務,實在太少了。其實,老屋的容載量也不宜過多,否則安全及維護堪慮,何況這裡是需要閒靜閱讀的「圖書館」,人多必有喧嘩,老屋有其品質管制,也是不得不然吧。
「文房」的書籍,以文、史、哲學及藝術、旅遊類圖書居多;我匆匆一覽書架,覺得選書品質不錯,應是值得流連、徘徊一整天的地方。
但你一次只能只能待上兩小時,最後半小時還是在享用他們提供的免費咖啡和蛋糕中度過哩!下次要去,得再等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