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蕭絹 從佛學中得到法喜

妙成 |2005.10.14
965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妙成鳳山報導】只要有心,肯學習,永遠不遲。家住高雄縣大寮鄉,現年六十五歲的印蕭絹,在過去重男輕女時代裡,錯過了讀書的機會,卻於五十多年後,在佛門中體會讀書的樂趣。

不識字的印蕭絹十多年前接觸佛法,只想到發心當義工,只要有空,便和師兄師姐一起到佛光山當義工,舉凡寮房的整理、殿堂的打灑等都是她拿手的,從來沒想到五十年後也能和大家一樣,當起學生快樂上學去。因不識字,開始時印蕭絹不敢報名佛學課程,在法師的鼓勵下,終於圓滿當學生的夢。

課堂上的印蕭絹沒法和其他學員一樣,將法師講課的內容以筆記下,但她卻格外用心聽講,並仔細端詳白板上的字型,回家後照著字型描寫練習。印蕭絹的用心讓自己認識了一些字,如佛、法、僧、三寶等。假日也和小孫子一起學習ㄅㄆㄇ的發音練習。

當學生的印蕭絹認為,過去沒因緣與文字結緣,現在有了因緣,要更加用心,仔細聽、認識它,和文字好好結緣,她的兒媳孝順,往返專車接送,成就她上課學習,印蕭絹從佛學課得到法喜,除了珍惜,期勉自己更加倍用心努力。

印蕭絹平日發心當佛門義工,幫忙做資源回收建寺,→
盡一己之力,期盼鳳山講堂早日完成,有更好的教室,讓更多人來讀書。人間社記者妙成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