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大腸癌 腸保安康 陳玲芳 |2017.02.11 語音朗讀 47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力行「新起點」8大健康原則 「新起點」是由英文名NEW START而來, 此英文名是由八個健康生活原則所組成。 圖/時兆出版社提供 想遠離大腸癌,應養成常運動的好習慣。圖/時兆出版社提供 台安醫院糠榮誠醫師強調,除平日注意飲食運動與生活作息外,定期篩檢也很重要。圖/時兆出版社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圖/時兆出版社提供 黃女士原從事服務業工作,平日吃素,偶爾有便祕,但吃些高纖維食物或多喝水就會改善,無特別家族病史;自五十五歲退休後,作息變得不正常,為了追時下流行劇,時常守在電視機前,看到凌晨兩三點才睡,又往往因為一通電話就起床,醒來後即難再「補眠」,養成「當天睡覺、當天起床」的生活型態。 近兩年來,她發現自己的便祕愈來愈嚴重,期間也斷斷續續排便出血,雖有到醫院安排腸鏡檢查,卻說沒問題,只是「痔瘡」。她因症狀並未改善,遂經友人介紹,至台安醫院掛糠榮誠醫師門診,治療痔瘡。 糠醫師為她內診後,建議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因而發現腫瘤。由於切片報告異常,建議她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這種手術與一般傳統手術相比,可讓患者盡早下床、減少術後併發症,復原也較快。 糠榮誠表示,黃女士知道自己罹癌後相當鎮定,並沒有被癌症嚇到,尤其經過他的詳細解說,願意相信醫師的技術與治療方式,故在與家人討論之後,決定盡快安排手術。術後,黃女士恢復狀況良好,也積極完成化療,目前仍持續口服化療藥,定期回診追蹤病情。 九成五大腸癌 瘜肉癌化而來 依據衛福部去年公告的「一○四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為兩性「前三大」癌症死因之一,男性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死亡率為百分之二十七點四,女性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死亡率為百分之二十一。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指出,從臨床上大腸鏡檢查的情形來看,超過九成的病患,於腸道檢查時發現有痔瘡、瘜肉、憩室或腫瘤。其中,又以「痔瘡」及「瘜肉」為最大宗,可說每十人就有九人患有痔瘡,每五人就有二人長有腸瘜肉。 糠榮誠說,多數民眾對於痔瘡、腸瘜肉、大腸直腸癌三者的關聯性,都不甚瞭然。如「痔瘡」本身是血管叢及結締組織結構鬆弛膨脹的物理性因素所造成;「腸瘜肉」是黏膜組織細胞過度增生所形成凸出於黏膜表面的隆起物;大約九成五以上的大腸直腸癌,都是由腺瘤性瘜肉「癌化」轉變而來。 遵循 NEW START 八大生活原則 糠榮誠表示,基本上「痔瘡」與大腸直腸癌無關,痔瘡也不會變成癌症。唯一相似之處,是痔瘡發病的症狀,容易與大腸直腸癌混淆,百分之九十的大腸直腸癌在早期都會被民眾誤認為是痔瘡,例如出血、便祕,因而忽視或延誤了病情。 他指出,腸瘜肉、大腸直腸癌、痔瘡發生的原因,前兩者約有一至二成比例和遺傳、基因有關,其餘約八至九成比例,則和生活習慣、低纖高脂飲食、肥胖、運動等因素相關。痔瘡則純粹為後天生活習慣引起,無關乎遺傳,除非是同一家族內有相似的生活習性或飲食習慣,才會有多人罹患痔瘡的可能性。 糠榮誠表示,綜合上述原因,要確保腸道健康,就必須從管理個人的飲食、運動、壓力及生活習慣做起。他建議讀者,可遵循「NEW START」(新起點)八大生活原則:Nutrition(均衡營養)、Exercise(持久運動)、Water(充分飲水)、Sunlight(適度陽光)、Temperance(節制生活)、Air(清新空氣)、Rest(身心休息)、Trust(心靈依靠),才能「腸」保安康,進而達到「腸」治久安。 定期篩檢早發現 治癒率達九成五 糠榮誠強調,除平日注意飲食運動與生活作息外,定期篩檢也很重要。 目前腸癌篩檢主要針對三個族群:一、無症狀的高危險族群:如家族性結腸瘜肉症、家族性癌症症後群、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大腸直腸瘜肉患者、先前罹患大腸直腸癌患者、腸道曾接受放射線照射者等;二、無症狀之較大年齡族群:對於非高危險族群的大腸直腸癌篩檢,最好從四十歲左右、最遲不超過五十歲,開始接受每年的大腸直腸癌篩檢;三、有症狀的族群:具有與大腸直腸癌有關症狀者,無論其年齡大小,均被視為「當然篩檢」對象。 常見檢查方式包括:糞便潛血檢查、肛門指診、大腸鏡檢查、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掃描、腫瘤胚胎抗原(抽血檢驗)等,如果認為和遺傳因素有關,也可以做基因檢測,如MMR基因、APC基因、MUTYH等基因篩檢。 糠榮誠表示,大腸癌發生率雖高,但因病灶大多是直接凸出於腸內膜表面,比較容易發現;如能定期篩檢,大腸癌多半能及早發現,而其治癒率,也高達九成五以上。 前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 年後聰明吃 甩肉有一套 下一篇文章 護眼專欄 視茫茫先重配眼鏡? 當心視力檢查盲點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6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小胖威利病友 展出41幅畫作照顧植物人 不忘做伸展操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