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奴隸社會中的學校教育,不僅要學習四書五經,而且還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這些實際應用的技能。其中「射」術不僅在戰爭中用途很廣,在日常狩獵、娛樂中也很常用。
關於「射」的故事很多。如「后羿射日」,說的是神射手后羿射下十個太陽中的九個,為民除害的故事;「百步穿楊」,說的是戰國七雄中的楚國,有一位善射的名將養由基,能一箭射中百步之外的一片楊柳葉子;「轅門射戟」,是指呂布為了平息劉備與袁術之間的爭鬥,把自己的戟插在遠處,人站在轅門外,一箭射中了樹上的一個細枝,以自己高超的技藝,威懾、制止一場惡戰。另外,「胡服騎射」,說的是春秋七雄之一的趙國,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提倡士兵們著短衣長褲的胡服(即北方少數民族的服裝),勤練射箭和騎馬,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