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Uber宣布下周五暫停在台灣提供服務,昨天再發新聞稿說,台灣政府要他們登記為計程車公司,「像是喝湯硬是要用筷子一樣,這行不通的」。
Uber說,對於Uber得註冊為計程車公司,「我們不是一家計程車公司,所以要我們登記為計程車公司是很荒謬的。」他們說,Uber運用手機上的App,媒合願分享車輛的駕駛和有交通需求的乘客。還說,他們希望接受規範,但如果先把Uber定位在計程車業,強行要求套用符合該業者的所有規範,而且沒有任何彈性鬆綁空間。
交通部簡任技正胡迪琦表示,政府「給了湯匙和筷子,Uber卻硬要用筷子喝湯。」她說,交通部建議Uber像台灣的車隊一樣,登記為「計程車客運服務業」,得透過平台派遣車輛,但要負連帶責任。計程車是否能接受多家車行派遣,可以討論,前提是Uber要先合法登記。
但Uber登記納管後,將無法像現在一樣,用超低折扣搶客或在尖峰時段大幅加成,費率必需在地方政府核定的範圍內,原本零成本經營的Uber可能無利可圖。
對於Uber納保一事,Uber表示每一趟搭乘服務,都有安全保障,在台灣也找了在地保險公司制定額外保障,但是台灣的保險公司需要政府放行才可承保,政府又不斷挑戰Uber,沒有提供在地保險。
Uber也表示願意繳納所有「適用於車輛分享營運模式」的稅,他們還是協助推動跨境電商稅法案之一的公司。
交通部回應,Uber堅稱有國際保單,但以商業機密為由不願出示,追根究柢,Uber若合法落地便不會有無法在台納保的問題;與納稅一樣,Uber應登記為計程車客運服務業後依法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