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大佛城。圖/資料照片
佛光普照(一)
佛在心中不假外求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普禮虛空至心頂禮
照顧腳下安全第一
佛是人成人能成佛
光說不練缺乏行動
普坡參予融入眾中
照功行賞給予肯定
佛性本具眾生皆有
光可鑑人照現影像
普門大士聞聲救苦
照章辦事依循制度
佛世難逢佛法難聞
光復舊物收回故土
普世皆知大白天下
照會對方事先通知
佛法流心體證妙道
光祿大夫諫議政事
普化禪師四門遊戲
照本宣科一成不變
【佛教問題】
一、何以說「佛是人成,人能成佛」呢?
佛陀悟道之初,曾經宣示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顯佛性,自能證悟成佛,因此有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淨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證。
二、如何認識自性佛?
我們平常說認識什麼佛,看到一尊佛像,說這是釋迦牟尼佛,那是阿彌陀佛、藥師佛,或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我們所認識的都是外面的佛。學佛修行,要緊的是認識自己的自性佛。
每一個人自己就是佛,但是你能認識自己是佛嗎?
過去,有信徒問禪師:「如何是佛?」
禪師說:「我不敢告訴你,告訴你,怕你不相信。」
信徒說:「不!禪師!我是誠懇地來向您問道的,您的話我怎麼敢不相信呢?」
「喔!你相信,那你剛才問什麼?」
「如何是佛?」
「喔!如何是佛?你就是啊!」
佛性人人本具,但因凡夫眾生不敢直下承擔自己是佛,所以只能是凡夫。所謂「迷即眾生,悟即佛」。
唐朝的裴休宰相,有一天請黃檗禪師到他家裡去為佛像開光,黃檗禪師就對他說:「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開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開光呢?」
禪的悟道,所謂認識自性,自性是甚麼?那也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不過,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的時候,他曾發出宣言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意思是說,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執著一除,當下就是自性佛了。
所以,禪,要我們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認識自性,自己就是佛。
講到自性佛,我們的佛性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你成佛了,佛界裡並沒有增加一個,因為本來大家都是佛;你成佛了,凡夫裡也沒有減少一個,因為佛性在凡不減。佛與眾生只是迷悟的差別而已,所以「參禪悟道」,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佛性。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佛光教科書(二)佛教的真理》〈緣起〉、《六祖壇經講話(三)》〈懺悔品〉
開光
文/星雲大師
在佛教裡,舉凡雕塑的佛像、木刻的佛像、銅鑄的佛像,當要供奉之前,都會先舉辦一個「開光」儀式。
開光,是把自己虔敬之心,融入到所供奉的佛像之中,以心光來開啟佛心,以虔誠之心來祈求諸佛菩薩的慈悲靈感,所以開光在佛教裡是不可少的典禮。
其實,佛像哪裡需要人來替他開光,所謂「開光」者,人們為自己的心開光耳!所以開光典禮在佛門裡非常盛行,就如社會上的房屋落成典禮、橋梁通車典禮、德高年長者之壽誕典禮。尤其年輕男女的結婚典禮,經過了這個公開的典禮儀式,就能獲得公眾的認可,就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
開光,名義上是替佛像開光,實際上是為自己開光,甚至不只為自己開光,今天普世都需要開光。例如:
一、開人我因緣之光:世間上人相、我相,人我之間的鴻溝難以填平,假如有個因緣,能夠視人如己、視己如人,立場加以調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我、無人,不就成為「眾緣一體」了嗎?佛殿裡,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但是你把他當成阿彌陀佛,佛與佛之間會計較嗎?不會的,因為佛佛道同,光光無礙。你在室內點了一盞燈光之後,又再點亮一燈,光和光不會互相排斥。所以一即是二,二即是一,人人是佛,你我皆佛,開了人我因緣之光,大家同體共生,互相道交,不亦宜乎。
二、開萬物共生之光:宇宙間,虛空是本體,萬物是現象;沒有本體,哪有現象?沒有現象,又何知本體?本體和現象,所謂一如也!「體」「相」結合,才能產生功「用」,體、相、用,三而為一。宇宙間,所有一切生命,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植物也好,甚至於大地山河,都有一個共同的生命,相互輔助,相互依存。現在環保意識抬頭,就是告訴我們,大地養育人類,人類應該保護大地,一切生物平衡,即是萬物共生之意。如果我們將「萬物共生」之光開啟之後,大家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愛護,何等美好的世間。
三、開眾生本性之光:眾生其實都是一體的,但是在眾生的大我一體之中,又分出許多的個體,養成自我的欲望,自私的觀念,所以分裂,人世間就沒有太平,就會互相傾軋,互相鬥爭,甚至於排除異己,各種殘殺,慘不忍睹。若能開啟「眾生本性」之光,讓每一個人從「小我」中再擴大起來,跟一切眾生,甚至宇宙萬有結合一起,就如結拜成「異姓兄弟」,大家彼此有情有義,不是更好嗎?
四、開世界和平之光:世界和平的口號,多少人在呼籲,多少人在期盼,但世界能和平嗎?這必然是一條艱辛之路。因為世界的分子大都心地黑暗,在黑暗裡,哪裡能見到別人?哪裡能讓異己存在呢?所以,能開世界之光,讓世界光明起來,透過宗教的提昇、緣起的認識、人性的淨化、自性的發光,世界放光了,大家跟著世界一起放光,那就是一個無我、慈悲的和平世界了。
──摘自《人間萬事》第八冊 p.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