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狷夫、席德芳合作〈梅竹〉。圖/故宮提供
【本報台北訊】舊曆年將至,國立故宮博物院趕在年前,推出精采可期的「覺翁書畫 ──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特展」,透過有「台灣山水代言人」 美譽的書畫家傅狷夫百餘件作品,綜覽當代書畫美術史, 又適值傅逝世十周年,亦藉此展覽向傅狷夫致敬。
「覺翁」是已故書畫家傅狷夫(1910—2007)晚年的號 。傅狷夫為浙江杭州人,一九四九年來台後,發展出獨特的「 連綿草」書體,並開創出「裂罅皴」、「染漬法」、「點漬法」 等新技法,以台灣山岳、雲海、浪濤等題材入畫,而有「台灣山水代言人」之美譽。傅狷夫的書畫雙絕,桃李滿門,今日藝壇中堅多出自其門下,對當代書畫界影響深遠。
傅狷夫於二○○七年以九十八歲高齡逝世後,其家族慷慨捐贈傅先生共兩百三十四件作品,含書法六十三件、繪畫七十一件及所用印章一百方,供故宮永久典藏。這批作品不僅豐富了故宮收藏,使故宮與台灣本土藝壇的連結益發緊密,更是展現傅狷夫師承、家學、 交誼與藝術成就的珍貴寶藏。民眾來觀展除能盡覽書畫之美,更能成為台灣美術史的見證人。
這次展覽特別從捐贈作品中精選一百三十一件作品,含書法三十一件、繪畫四十七件與印章五十三方,分成「西泠遊子」、「大草連綿」、「山水台灣」、「神契海嶽」、「耄耋墨境」、「心香傳芳」六個單元, 呈現傅狷夫的藝術與生活面向。著名的作品如〈祝山雲海〉、〈對高嶽〉、〈海濱一角〉、〈蘇花公路最高處〉等,都在展出之列, 更有多件來臺之前的畫作,民眾可以藉由欣賞展覽,細細品味傅狷夫畫風轉變的歷程。
除了傅狷夫親筆書畫,觀眾還可以看到傅的老師王仁治、父親 傅御、與夫人席德芳的作品,以及藝壇友人如于右任、溥心畬等為傅狷夫畫室所題寫的榜額,和當代篆刻名家如王壯為、吳平等人為他所刻印章。展品豐富且多元,是認識當代書畫美術絕佳機會。
本次「覺翁書畫──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特展」,展期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五日,於故宮北部院區一○五、一○七陳列室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