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醫師表示,若身上常出現膨疹、會癢,排除被蚊子叮咬,很有可能是慢性蕁麻疹。圖/趙容萱
【本報台中訊】一名四十歲吳姓修車廠老闆,近一年來常半夜因背部、前胸起大塊膨疹,癢到受不了失眠,以為被蚊子叮咬,而且專叮他一人,朋友稱他是「蚊子的最愛」,他擔心得登革熱,還為此買蚊帳,但還是常有膨疹。就醫後發現是慢性蕁麻疹,經二個月接受注射自體血液,搭配服用抗組織胺後,症狀緩解,如今可一夜好眠。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施朝仁說,研究顯示,蕁麻疹引發原因包括高溫、流汗、壓力大、食物、藥物,甚至不明原因。急性蕁麻疹只要避免接觸過敏原,頂多發作二、三天就痊癒,建議冰敷止癢;但若出現胸悶、喘、喉嚨痛,或引發喉頭紅腫,須盡速就診,以免呼吸困難腦死;若每天從不同部位發出新膨疹,超過六周,為慢性蕁麻疹,建議就醫治療。
施朝仁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三線治療方式,第一線用傳統抗組織胺治療,服用約半年至兩年,自發性蕁麻疹有根治的機會;若效果不明顯,可採第二線自體血液注射,搭配服用抗組織胺;第三線可以考慮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