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在《Plos One》期刊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在決定未成年人如何使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各種因素中,基因扮演令人意外的重要角色,比男女的性別差異還要大。
報告指出,超過三分之一的個人網路行為差異,例如玩遊戲或聊天室的時間,可歸因於基因,而不是家庭狀況、電腦與智慧手機等環境因素。
報告的主要作者齊亞妲.艾約雷奇表示:「我們發現,DNA的差異足以影響人們如何與媒體互動,選擇接觸媒體的頻率。」
研究人員分析八千五百對未成年雙胞胎的網路媒體使用情形,同時比較同卵與異卵雙胞胎,據以評估基因、環境對個人與網路媒體互動的影響,範圍包括遊戲與臉書等。結果顯示,可歸因於基因影響的占比,網路遊戲將近四成,娛樂網站三成七,社群網站有二成四。
艾約雷奇說:「你可能認為基因對網路的使用頻率有些影響,這影響遠大於女孩與男孩的性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