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德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7.01.22 語音朗讀 23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保和尚 圖/人間社 覺來法師 圖/人間社 妙璋法師 圖/人間社 如川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法會一月十五日講座主題「人生四德」於藏經樓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持,與談人蘭陽別院住持覺來法師、屏東講堂住持妙璋法師、佛光緣美術館總館主任如川法師,分享如何身忙心不忙,在熱鬧場中做道場,以忍耐慈悲的胸襟、勇敢堅忍的意志與願力的實踐,做到無私奉獻。 心保和尚表示,大師的法語「人生四德」,道德與人息息相關,如果有人稱自己為「君子」,內心是歡喜的;若有人責罵自己是「小人」,內心會感覺不高興。可見,道德是人的第二生命,也是修行的指標,有修行的人,道德是高尚的。菩薩發心,是因為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透過尊重與包容而生起慈悲心。 自古以來,能在艱苦險境中獲救重生者,或是殘而不廢受人肯定者,都是因為有堅忍的意志力,才不會被逆境打倒。若想通過大冶洪爐的磨練,就必須不怕困難,有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以及堅忍的意志力。心保和尚強調,想要逆轉人生,不被困難打倒,需靠堅忍的生命力。 身忙心不忙 熱鬧場中做道場 覺來法師指出,佛教講「戒、定、慧」,有戒法心就容易安定,心安定智慧自然生起。每天,給自己寧靜的時間,睡前打坐、誦經或持咒,從閱讀《人間福報》獲知世間萬象。生活隨時念佛,藉由「心念」修持,保持好的念頭。所謂寧靜不是安靜停止,而是保有平靜的心,即是「靜中養成,動中磨練」,做到身忙心不忙。 「靜中見真境,淡中識本然。」覺來法師認為,修行應能「不忘初心、歡喜的心、做好規畫、清楚目標。」生活即是修行,要成就佛道,須遍學一切法,才能廣度一切眾。道場在哪裡?每一個心念皆是道場,工作的場所是道場,眾生就是佛,歡喜就是開悟。醫院也能當道場,蘭陽別院在陽明分院一樓大廳分送臘八粥,邀請院長親自分贈給病患,與大眾結緣,讓醫院成為人間淨土。 忍耐的施予 在於慈悲的胸襟 妙璋法師提及,在菩薩道的修行上,他以大師為榜樣。有人問大師的密行是什麼?大師不假思索的回答:「對人好」。一個人寧可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心,有慈悲就沒有敵人、沒有障礙。大師提倡「四給」作為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無限的因緣,就是慈悲的胸襟。 數十年前,國外有四位女孩到佛光山旅遊,聽說佛光山朝山會館客房很舒適,想要住一晚,卻被櫃台小姐拒絕。大師知道後,不但讓她們住下來,還為其介紹朝山會館。這些女孩為感念大師的慈悲,因而年年護持道場。妙璋法師指出,慈悲是拔苦與樂,慈悲不是定點,而是情感不斷昇華,應以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之樂而樂。復興佛教必須有百忍的精神,才能完成人生大事。 勇敢的表現 在於堅忍的意志 如川法師提及,「勇敢」不是逞一時之勇。社會上,逞一時之勇的人都在監獄。所謂「勇敢」,是指面對困難、挫敗的態度。並透過影片,介紹生命勇者尼克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科學家伽利略發現太陽恆定地球自轉的理論,卻被教派排斥而遭受軟禁,但依舊不動搖信念。伽利略曾說:「現實的生活是一座熊熊的煉爐,通過熬煉的,成為精鋼;通不過熬煉的,便成為殘渣。」 他也列舉大師十五歲受具足戒時,被戒師棒喝的過程,說明大師的忍耐與勇敢。大師曾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因而當台灣輿論批評佛教時,大師勇敢挺身而出,以《貧僧有話要說》一書為佛教化解危機,敢為正義挺身而出,才是勇敢的真義。 前一篇文章 如何行解並重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真理在我心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空有不二【人間行者心】人間文學書香味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4佛法 其實很懂你的心【人間行者心】人群邊緣的風景—— 從掌聲到成全 作者其他文章許夏子母女精進 信仰是傳家寶王淑慧接引全家 兒子建立三好觀念彰化.北斗 河港風華寶斗心 三員趣聞螺陽情彰化.芬園 挑水古道飄桐香 三巖二寺話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