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十七日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發表主題演講,以全球包容力為主題,捍衛全球化,並彰顯北京日益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
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演講之核心意涵在彰顯於全球舞台的「中國力量」。事實上,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重點之一,是確認大國外交的方式與路線;隨行的國務院委員楊潔篪行前發表文章,強調拓展中國式大國外交,顯示中國已從被動的制度接受者轉為主動制度規範者,參與世界經濟論壇有助提升中國國際經濟地位。
楊潔篪也強調,周邊外交依舊為中國對外政策的主軸;營造有利於中國發展的環境,秉持「親、誠、惠、容」,不與各國競爭、與之同步發展,更凸顯中國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展現中國外交的高度與縱深。
習近平此行第二項重點,則是消除各國對中國戰略外交的疑慮;中國為促成一帶一路順利進行,必須消除各國對中國亞洲戰略的疑慮。
此行第三項重點,習近平對反全球化、民粹潮流作出回應。從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等議題,都是因為經濟全球化後的負面效應,導致國內民意反彈;假若未來川普經濟學倡行,恐會出現「以鄰為壑」的負面效應。因此,川普著重經濟利益,讓步於政治利益,屆時中國將填補美國世界戰略的空缺。
有鑑於此,今年下半年中國將召開第十九大全會,若能在此時預先展現中國特色外交的實質手段,將使中國外交更具務實性。
陳奕璇(北市/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