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眉心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香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
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複何如?
----陶淵明〈讀山海經〉
彷彿進入魏晉時陶淵明所描寫的仙境,到了名間鄉的庄頭後,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產業道路向上直行,兩旁盡是一畦畦翠綠的茶園,以及生意盎然的鳳梨園,那尖尖的葉子在肥沃的土地上恣意的伸展著,似乎正有意無意的指引著一個不為人知仙境的方向。
●
地瓜葉上的晶瑩露珠,是一顆顆閃動的眼睛,示意我們快快進院子參觀,走進特別的卍字鐵門,令人駐足的是腳下的小石子,以灰色的鵝卵石為主,外圈圍繞著白色的橢圓石頭。圍繞三合院的除了古味的紅磚牆外,還有一圈茶樹,屋主說這塊地原本是茶園,屋子建成後,為了感念原本的地主以及不再浪費錢買籬笆,便將原有的茶樹留下一排,相當有巧思。
走著走著,來到了後院,桃樹、李樹爭奇鬥豔,紛紛向上吐新芽,櫻花、玉蘭花綻放,最有生機的莫過於夏秋之間的瓜棚了,主人在後院用竹子架起瓜棚,絲瓜由一顆小種子,漸漸繁衍枝葉,靠著肥沃的土壤以及滿滿的愛與期盼,慢慢爬格子,逐漸填滿架上所有的空隙,儼然成了天然的小屋頂,即使外頭下小雨,待在瓜棚下絲毫感覺不到;大葉子襯托著小巧可愛的黃花,每一朵都代表一個新生的希望。微風吹來,翠綠的小葉子拍打節奏,牽動黃花,他們時而仰起頭,跟這世界微笑,絲瓜叮叮咚咚的隨風搖擺,奏起了最好的樂章。
●
當天空的最後一抹紅消逝,夜幕低垂,萬籟無聲,靜謐的夜來臨了。在東院一隅,五葉松、樟樹、台灣肉桂與腳下的綠油油草皮正在對話。樟樹的香氣圍繞著,所有的蚊蟲都不敢逾越一步。茶香、桂花香、樟樹香混為一體,蟲聲唧唧,涼風徐徐,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遠離城市的塵囂;遠離繁華的高樓;沒有五顏六色絢麗的燈光,繁星點點,心曠神怡,怡然自得。
當屋外的生命們皆安祥入睡,大地回歸一片寂靜,深夜,偶可聽到屋裡傳來的念經、念佛聲。或見縫補衣物、忙於家事的身影,亦可見到伏於桌案上批改作業、閱讀佛經的背影,一會兒燈熄了,留在客廳的是一張百年古樹製成的茶几,以及極有古味的木頭凳子,一幅幅清涼法語,撫慰因繁忙而迷失的心。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