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文創新景點

郭士榛 |2017.01.13
2524觀看次
字級
歷經兩年近億元挹注修復規劃,陽明山美軍俱樂部蛻變「BY33」音樂文創景點。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第二波「老房子文化運動」,由錸德集團旗下鈺德科技斥資新台幣9500萬元投資修復陽明山美軍俱樂部,建造成文創園區,12日正式開幕。圖/中央社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第二波「老房子文化運動」,由錸德集團旗下鈺德科技斥資新台幣9500萬元投資修復陽明山美軍俱樂部,建造成文創園區,12日正式開幕。圖/中央社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歷經兩年近億元挹注修復規畫,陽明山美軍俱樂部蛻變「BY33」音樂文創景點,昨日上午在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見證下,「BY33」音樂文創景點正式對外開幕,可望成為陽明山遊憩新亮點。

冷戰時期,美國派駐軍事人員駐台,台北市陽明山的山仔后一區,就有約一百五十棟的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其中,位於凱旋路四十九號、占地近九百坪的美軍俱樂部,一九六八年落成時稱作「草山青少年俱樂部」,專供美軍及其眷屬娛樂、社交聯誼之用。美軍離台後,曾改建為陽明山聯誼社,歇業後,一度荒廢。

二年半前,鈺德科技偶然在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媒合平台上,被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的老空間所吸引,鈺德科技的榮譽董事長葉進泰有「台灣黑膠之父」美稱,過去曾是台灣黑膠唱片最大發行商之一「鳴鳳唱片公司」的總經理,其成立第一唱片工廠,也是當時台灣最大的黑膠唱片生產工廠,鈺德科技此決定參與提案,希望為葉董事長的黑膠唱片成立故事館。

美軍俱樂部是依照原建築結構並遵循古法修復,並以BY33之名重新出發,仍保有美國南方鄉村風格的建築特色,寬敞的室內空間,規畫美食休憩區域,一排房舍空間,分別展示老房子的身世及重建過程故事,並有一處展覽室作為黑膠唱片發展的微型博物館;原本的室內游泳池則巧妙變身為可提供展覽、表演的多元藝文空間。

見證老房子新生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相當肯定美軍俱樂部整修後的成果,認為該歷史建物的修復從修繕到經營都是同一個團隊,融合新舊、再現風華,為台北市帶來新的文創發展基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